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诊断十问歌,自辨寒热虚实VIP免费

中医诊断十问歌,自辨寒热虚实_第1页
1/11
中医诊断十问歌,自辨寒热虚实_第2页
2/11
中医诊断十问歌,自辨寒热虚实_第3页
3/11
中医诊断十问歌,自辨寒热虚实编者按中医有四种诊断方法,即望、闻、问、切。其中,问诊占有重要地位,古人将问诊经验总结为《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提示医生接诊时,要全面、详细地询问患者信息,以免漏诊、误诊。而且,患者了解一些中医问诊常识,也会对就医起到指导作用。一问寒热寒热是辨别患者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河南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培民解释,“问寒热”指询问患者是否感觉怕冷或发热。“寒”可分为:遇风觉冷,谓之恶风;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谓之恶寒;若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能缓解,称为畏寒。“热”包括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自觉全身、局部发热。1中医又根据寒热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以此细致辨别疾病,患者也可根据以下表现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症状:恶寒发热,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只感觉冷而不发热,称为但寒不热;只感觉发热而不怕冷,则为但热不寒;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二问汗汗能反映人体阴阳和表里两方面变化,“问汗”主要诊察患者是否出汗及部位、时间、多少等。表证辨汗:表证无汗多为外感风寒;表证有汗为表虚或表热证。里证辨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者为自汗,这类人多为阳气虚损;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为盗2汗,多属阴虚内热;身大热而大汗出,多为里热炽盛;先恶寒战栗,继而全身大汗者为战汗,多见于急性热病;汗出身热、烦躁不安、脉来急促,为邪盛正衰之危候。局部辨汗:头部出汗可能是由于阳热或湿热;额部出汗,脉微欲绝,为元阳离散,虚阳浮越之危象;半身汗出者,无汗部位多为病侧,可因痰湿或风湿阻滞,或营卫不和,或中风偏枯;手足心多汗,多因脾胃湿热,或阴经郁热所致。三问头身3《景岳全书》中记载:“问其头可察上下,问其身可察表里。”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周身、四肢为十二经脉循行之处,脏腑气血之荣。无论外感还是内伤,都可引起头、周身、四肢病证。刘培民指出,问头身主要包括头晕、身痒、麻木、乏力等患者自觉症状,中医还会询问症状持续时间、诱因、表现、缓解因素和主要兼证等。比如头痛者多感受风邪,治疗时应搭配疏风药物。此外,“火盛于内”也可表现为头痛,但这部分患者除了头痛,其他部位也会有热证表现,比如咽喉疼痛。4四问便大便的排泄与脾胃受纳运化、肾阳温煦、肝的疏泄、脾气肃降都有密切关系。小便的排出,与肾的气化、脾的运化、肺的肃降以及三焦通调有关。所以,“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寒热虚实。”临床问二便,主要询问二便次数、便量、性状、颜色、气味以及排便时间、排便时的感觉和有无伴随症状,这些方面的变化提示患者一身的寒热虚实演化,如果发现异常必须引起重视。五问饮食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5靠脾胃供给。一旦脾胃功能失常,人体健康、新陈代谢、气血循环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吃得少、消化不良者,或为脾胃气虚,或为内伤食滞,或为湿邪困脾;日常容易厌食、胃部胀痛、嗳气、泛酸的人,多为消化不良;喜欢吃热食或吃完饭后常感觉饱胀者,多是脾胃虚寒;厌食油腻、胁胀呕恶,可见于肝胆湿热、横逆犯胃;消谷善饥者,多为胃火炽盛,伴有多饮多尿者,可见于消渴病;饥不欲食者,常为胃阴不足所致;食入即吐,其势较猛,多属胃中实火上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因脾胃虚寒;吞咽艰涩、胸膈阻塞者,多为噎膈证。6患者发病过程中,如果有食欲减退、日渐消瘦等表现,说明脾胃功能渐衰,预后较差;如果患者食欲、食量逐渐好转,为胃气逐渐康复,预后良好;但如果危重患者突然食量大增,称为“除中”,是胃气败绝的“回光返照”征象。所以,“问饮食”可以了解患者的脾胃功能盛衰,并判断疾病预后情况。六问胸腹胸即膻中,上连心肺,下通脏腑。与胸腹部相关的疾病很多,“问胸腹”主要辨别脏腑病证,包括胸闷、心悸、胁胀、腹胀等。胸闷多与心肺等脏器气机不畅,或寒热虚实有关;心悸多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医诊断十问歌,自辨寒热虚实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