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面积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由于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割补变成长方形,根据这种内在的联系,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则可通过“转化”为长方形来学习,考虑到三角形、梯形面积都要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面积进行推导,所以教材先安排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图形的转化、公式的推导会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过程:复习铺垫→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验操作、探索求知→讨论总结、推导公式→应用公式、巩固练习→课外延伸。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法、操作法、讨论法、探索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的精神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乐趣,得到成功的体验。(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五)教具、学具准备:两个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二、说教法、学法。(一)设计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1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学生合作与讨论,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二)教法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动手操作——转化——公式总结——尝试应用”为基本模式,让学生在思考怎样做才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实际操作,将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进行比较、分析、推理的活动中,经历面积公式的自主探索、形成和应用的全过程。(三)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来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运用故事导入课题。〈二〉实验操作,探索求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小组学习中,学生不受任何束缚,开动脑筋,各自想尽一切办法,这样不但达到大家参与,共同提高的学习效果,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三〉讨论总结,推导公式。汇报交流时,利用从小组汇报中得来的信息,引导学生总结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四〉应用公式、巩固练习。1、小组活动,请同学用直尺量出刚才老师发的平行四边形模型的底和高,并计算出它的面积。(老师巡回指导,集体订正)2、解决例1问题: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3、做第82页练习十五第1、2题(提问方式完成)4、那同学们知道孙悟空为什么笑猪八戒吗?谁来说说?(让学生讨论)和导课时的故事前后照应。(六)课外延伸。1、猜谜游戏: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12平方分米,请你猜一猜它的底和高各应是多少?看谁猜出的答案最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