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公式中的负债总额指企业的全部负债,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而且包括流动负债。公式中的资产总额指企业的全部资产总额,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对于经营风险比较高的企业,为减少财务风险应选择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对于经营风险低的企业,为增加股东收益应选择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在分析资产负债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资产负债率低,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与企业资本总额相比,所占比例低,企业不能偿债的可能性小,企业的风险主要由股东承担,这对债权人来讲,是十分有利的。2、从股东的角度看,他们希望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水平。站在股东的立场上,可以得出结论: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高越好。3、从经营者的角度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资本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房地产业资产负债率偏高行业期待拓宽融资路径2007年10月10日19:32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9月19日,在21世纪博鳌房地产(大连)论坛上,房地产行业的高资产负债率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而如何降低房地产行业的高负债率也成为论坛热议的话题之一,业内人士建议,上市、发行公司债券或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都可将成为资本进入房地产企业的路径。瑞思资本董事长王世渝指出,如果把中国房地产行业当作一个公司的话,它的资产负债率一定是超过了70%,“这70%大多都是银行负债”。王世渝提议,业界应积极关注70%负债率这个临界点,并推动直接资本更多地介入房地产。联华信托总裁李晓东也认为,“房地产企业最终的目标一定是资本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作为竞争中的强者。”而最终决定开发商资本能力的,是能否上市,能否获得私募资金。对于上市,王世渝则认为,过去很多年,政府都是在打压房地产公司上市。除了早期上市的公司之外,从1993年至今的10多年里,实现上市的房地产企业非常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证监会的监管理念和审核制度。”王世渝指出,监管层往往认为,开发商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资金的运作获得土地,然后把土地通过设计、策划、开发、管理出售。这种经营模式决定了开发商在卖掉产品的同时,也卖掉了资产。“于是监管层就会对房地产企业上市有一个比例非常大的量的要求,最为重要的就是有多少土地储备,每年的销售面积是多少,年销售额能达到多少。”王世渝直言“证监会理念和思路要调整。”对此,李晓东也表示赞同。“房地产的运作模式已经从开发模式转向了融资模式,这就需要监管层在上市门槛方面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李晓东看来,除了直接上市之外,很多融资渠道正在为房地产企业打开新的大门。其中就包括企业发行债券和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银联信分析: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负债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是否正常的一个关键数据。负债率是指公司的总负债占总资产的比率。除金融业和航空业以外,多数企业的合理负债率水平应该在50%左右。负债率过高将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资金链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在企业负债中,有些并不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如预收款项和应付款等,这些资金等于被公司无偿占用,不仅不会产生财务费用,还会改善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而除此之外的有些负债就必须高度重视了,如银行的长、短期借款和公司发行的债券等。这些负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需要偿还利息,也叫做有息负债。负债企业当中,有息负债比率(有息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高的企业,风险自然很大。历史上,曾有一大批企业最终倒在巨额的有息负债面前,最著名的案例有郑百文、啤酒花等。而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主要依靠银行借贷及购房者付款来进行融资,也就是说,其有息负债的比例非常大。即使在土地出让公开化、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登陆股市后,它们的负债率还是跌不下来,原因就在于房地产企业为了发展,要将在资本市场里所获得的收益再投入到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