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质量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认识横折、横折勾和点。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和朗读的能力。3、认识到书与人的关系,培养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浓厚兴趣。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2、学生课前准备的绘画的书架或照片,带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教学流程:一、导入1、谈话:谁愿意谈谈你的小书架是什么样的?丁丁家也有一个小书架,他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书架吧。2、复习单韵母二、读文1、老师大声读课文,小朋友们打开书小声读读短文。听的时候要用手指着书认真听。2、生评价师读得怎么样。3、谁能完整地读课文?指名读?4、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三、识字1、小书架中有许多有趣的字卡,让我们一齐来读读它。如果这个字你不认识你可以示意老师。2、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在课文中读读这些认识的字。3、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可以和你的伙伴合作。4、请小老师教同学。四、再读课文1、认了生字再让我们读读这首儿歌吧。2、你的小书架上摆了哪些你最喜欢的书,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3、你喜欢你的小书架吗?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4、读全文。可以加动作。5、试着背诵。五、写字1、认识新笔画“横折、横折勾和点”。2、记字形:组织学生讨论“用、在”的笔画笔顺。3、指导书写。六、练习猜字游戏摩尔质量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而变化的物理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2.难点:理解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教程第1课时一、课前复习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各有什么特征?其微观结构是怎样的?二、引入新课我们去商店购买粮食、蔬菜、水果时,我们关注的是物质的量的多少?售货员要用秤称量货物的质量的大小。在物理学里,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质量有什么特性?如何利用测量工具去测量物体的质量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三、新课教学1.质量①定义:在物理学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m表示。注意区分“物体”和“物质”的概念。②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吨(t)1kg=103g,1g=103mg,1t=103kg③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学生阅读P12“科学世界”。规定4℃时1dm3的纯水的质量为1kg。并且用铂制作了标准千克原器,这个标准千克原器也叫“档案千克”。④认识一些物体的质量(P9)2.质量的测量①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实验室用)磅(秤)、杆秤(生活中用)②认识天平:底座、支架、横梁、平衡螺母、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称量,感量。a.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b.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当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幅相等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c.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d.称量: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称量值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感量:天平能称量出的最小质量叫感量。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感量)。③测量原理:天平两臂等长,当两个盘中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④使用天平应注意的问题(P10)⑤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放、调、称、记。a.放:把平放在水平台上。b.调:调节横梁平衡:先将游码调到零刻度,再移动平衡螺母(哪端高就往哪端调),当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幅相等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c.称:把物体放在左盘,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减小砝码),直到横梁第二次平衡。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表示的质量就等于被称物体的质量(游码读数时,应以游码左侧刻度线为准)。d.记:记录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