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1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时,对大树的外形特征产生了兴趣,荣寅宸与毛坚在讨论小花园里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阳与王浩在争论雪松和谷树谁长得高?谁长的粗?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所以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目标:1、各种材料、各种方法测量树,知道树干有高矮、粗细等。2、初步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环境创设:1、户外。2、长短绳子、各种尺、记录纸、笔、竹竿等,地上画有刻度线。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树,用语言简单表述出树的不同。1、小花园里的树真多,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2、这些树长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二、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寻找测量树干粗细的方法。1、刚才小朋友说树干有粗细,哪棵粗?哪棵细?你是怎么知道的?2、有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细呢?幼儿讨论:用手环抱、尺量、绳子量三、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材料测量雪松后交流:1、粗细:(1)、用什么材料测量?有多少粗?什么方法测量的?(2)怎样知道测出来的数字是多少?(3)、为什么测量出的粗细不一样?2、高矮:(1)、小花园里哪棵树最高?·有多高?你怎么知道?·怎么记录?(2)、瓜子黄杨树长得高不高?怎么测?(3)、龙柏长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测量?·用钢皮卷尺直接测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四、小小树医生1、医生每年都要给小朋友体检,量量身高和胸围。现在请你们来做树医生,给这些树检查身体。幼儿每人选择一棵树进行高矮、粗细的测量,并把数字记录在记录表上。2、互相交流记录结果。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一量》2目标1学习用刻度尺连续测量并记录蚕豆的生长过程,对测量活动感兴趣。2对植物生长过程有探究愿望。活动准备种植区——蚕豆小火车;各种自然测量工具(火柴棍、回形针、积木、油画棒);可供制作刻度尺的卡纸;记录本等。活动过程1量一量豆苗有多高。(1)师:小朋友们种的蚕豆苗都发芽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种的豆苗长得高。你们有什么办法?(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测量的多种方法:叠拳头、虎口码、木棍量)(2)幼儿自由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幼儿选择喜欢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豆苗)(3)展示、交流测量结果:你选用了什么测量工具,你的豆苗有多高?(用手指头量,有一个手指节高;用拳头量,比一个拳头矮一点;用积木叠,有四块积木高)2比一比谁的豆苗高。(1)师:你们都量出了自己的豆苗有多高,现在你能说出谁的豆苗最高?为什么?(如“亲亲的豆苗高,因为有四块积木高,果果的豆苗矮,只有一个拳头高,四当然比一大了”。“不对,虽然四比一大,可是,积木很小的,四个叠在一起还是很矮”)(2)师:到底谁的豆苗高?用你们的方法能比出来吗?(引导幼儿将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演示比对)3讨论测量豆苗的最好方法。(1)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量并比较豆苗的高度?(引导幼儿说出“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测量”。)(2)介绍刻度尺。(3)为每棵蚕豆苗制作一把刻度尺(指导幼儿裁剪卡纸条。用统一的方形积木块作刻度),布置测量环境:火车新干线。活动延伸引导幼儿每日进行观察,每一个星期将观察结果在刻度尺上作一次标记,并记录时间。引发幼儿观察思考:第几天的时候谁种的蚕豆苗长得超过了谁种的?同样是蚕豆,为什么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活动二:时间测量——有趣的滴漏活动目标1发现物体的滴漏速度与滴孔大小、装量多少及物体的材质有关。2对滴漏计时方法在生活中的巧妙运用感兴趣。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大小(容积、小孔)相同的水漏、油漏、沙漏计时器各一个;标记条;亲子制作的各种滴漏瓶若干。(漏孔、容积、时间的设定按教学需要确定1经验准备:对古代计时工具有初步认识;已认识过时钟。活动过程1夹珠比赛导入。(1)出示水漏: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夹珠比赛,用水漏来计时,当水漏里的水全部漏完,小朋友们就停止夹珠。(2)交流:小朋友数一数夹了多少颗珠子?(提醒幼儿简单记录)(3)出示沙漏、油漏:现在我们再来进行一次夹珠比赛,这一次用同样大小的沙漏和油漏同时计时。当其中一个滴漏里的东西全部漏完,小朋友们就停止夹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