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食品检测中有关生物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在食品分析领域生物技术的应用,现阶段我国在食品检测方面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如基因探针技术、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免疫技术等常规生物技术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使食品检测结果更精准,生物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食品分析领域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关键词:生物技术食品检测应用1、前言进入本世纪后,食品安全一直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与大力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严峻考验,现代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生态平衡破坏与新技术的副作用对发达国家产生食品安全新问题,如疯牛病、二嚼英事件引发恐慌和信誉度下降;而发展中国家仍面临卫生条件差、监管力度有限、法制不健全、违法生产与加工、伪劣食品、食源性疾病等带来的食品安全困扰,战乱、贫困地区与国家还面临膳食营养素不足导致营养性疾病。因此可以看出食品安全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对社会、国家造成重大的政治影响和动荡,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危害面之大,影响之恶劣,对产业发展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我国食品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传统的食品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食品行业的发展,在我国,影响并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法规法律尚不完善,政府监管松懈以及科学技术上遭遇“瓶颈”等。因此,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实现了简便快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食品检测方法。2、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2.1、基因探针技术基因探针或DNA探针技术检测微生袖的依据是核酸杂交,其工作原理是2条碱基互补的DNA链在适当条件下可以按碱基配对原则,形成杂交DNA分子。已知每个生物体的各种性质和特征都是由其所含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例如一种微生物的病原性就是由于这种微生物含有并表达了某个或某些有害的基因而产生的。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决定生物体特定生物学特性的DNA序列都应该是独特的。如果将某一种微生物的特征基因DNA双链中的一条进行标记,例如用”P同位素标记。即可制成DNA探针。由于DNA分子杂交时严格遵守碱基配对的原则。通过考查待测样品与标记性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分子,即可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此种微生物,并且还可以通过测定放射性强度考查样品中微生物数量。近几年,基因探针杂交技术十分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微生物的检测中,如今可检测食品中存在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等。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DNA探针技术在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缺点的同时,其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使食品检测结果更精准。但是,DNA探针技术也存在着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等局限性,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还需改进。2.2PCR技术PCR技术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该技术自从1985年问世以来,最早应用于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检测,但由于其精确、微量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随着对一些主要食品微生物遗传性质了解的逐渐深入,许多致病菌的遗传背景进一步明了,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也逐渐显示出其应用前景。近年来,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2.1食品中有效成分的检测当今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货真价实,色、香、味俱全,而且还在于各种营养成分的数字指标。尤其是加工食品,由于经过几道加工工序,大多数原料已经完全变形,无法以传统手段(如感官)辨别出其原料品质的优劣与相关成分,消费者也只能从厂家的说明书中获取信息,这样必然给一些不法厂家提供了以次充好、甚至使用低值代用品的机会。PCR技术在加工食品,尤其是深加工食品的有效成分鉴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2.2转基因食品的鉴定PCR检测技术是目前转基因存在的检测方法中最为成熟的,即可做定性又可做定量分析。转基因食品重组DNA的基本结构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30多种源基因食品得到相关国家的安全评价,在现有的商品化源基因食品中绝大多数含转录启动子CaMV35s、转录终止子NOS及抗生素抗性基因NIPTII。这就为人们建立相应的PCR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