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郭永宁【内容提要】学生学习的反思与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是相统一的,都是新课程的精神。反思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迁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要使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的理念以及弗洛登塔尔的“反思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理论指引,结合学生目前学习现状,笔者迫切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反思意识和能力尤为重要。【关键词】反思学习反思反思动力反思空间反思方法【正文】之所以把小学生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内容提出来,首先,因为学生的学习反思和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相统一的,都是新课程的精神。学生的反思对学习效率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迁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目前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反思能力比较差。原因有:(1)学生不知道如何反思,以至很多学生至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学习反思;(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分析,很少有时间关注学生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4)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事实上很多教师没有在教学和学习中反思的意识,更谈不上教会学生如何反思。什么是反思,顾名思义,“反”是回顾,“思”是思考,反思就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学生反思意思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总结、回顾、思考去发现问题,好的经验和习惯要发扬,存在的问题要吸取教训并及时克服,目的是通过反思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数学中的反思,是指对以往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等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的回忆和重新思考。学生的学习反思就是学生不断的监督、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以便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的过程。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学生今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的理念以及弗洛登塔尔的“反思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理论指引,结合学生目前学习现状,笔者迫切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培养尤为重要。一、引发学生反思的动力。学生的反思动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对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进行批判性回顾和思考的内在驱动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做法引发学生的反思动力。1、创设问题情境,促发反思动力。有高涨而积极情绪支撑的反思过程才是一个高效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创设出能激发学生情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宽松、自如,他们就能敢于质疑和探索,促发反思需求。例如,笔者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就提出这样一个趣味问题:猴老大和猴老二平均分吃4只桃,每只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学生遇到猴子分桃这样的趣题情绪高涨,都欲欲争着尝试回答,思维欲望由此被激发出来了,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答案是二分之一对还是四分之二对,学生是通过质疑和反思得出结论的。2、自主探索体验,激发反思动力。在教学需小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应让学生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笔者设计了合作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探索后,有的学生还是一知半解,提出:“老师,为什么用长乘宽来算长方形面积呢?”,这时笔者让学生反思刚才摆的过程,并结合“长方形的长表示几个单位的正方形,宽又表示几个单位的正方形,一共用了几个单位的正方形”等几个问题,经过学生自己的再次回顾,反思和发现得出了正确结论,使学生体验到了这是反思直接带来的益处,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教师再恰当及时给予学生表扬,肯定他的质疑和反思的表现,学生会很高兴,使其反思意识和动力更加强烈。二、提供学生反思的空间。从数学学习的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是问题。教师要善于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随即提供学生反思的空间,主要途径有:1、引导学生反思课堂上的典型例题。数学教学中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