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高校档案综合管理调研报告尊敬的朋友: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vip会员无权查看,服务咨询电话:0825-6698000。高等学校是知识、人才和科技高度密集的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基地,高等学校档案管理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不仅如实地记录了学校的历史,还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其信息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从管理模式来说,高校档案管理可以分为综合管理与分类管理。高校档案综合管理是将学校的各类档案集中起来进行管理的方式,相较于分类管理,它有独特的优势,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管理模式。鉴于笔者单位也对档案采用综合管理,因此,困于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制约和束缚了其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的现状,本文将对档案综合管理中的问题作一剖析,并对如何开发利用档案信息提出相应建议。一、综合档案管理及其功用近几年来,高等学校普遍加大了档案工作力度,改革了旧的档案分级管理模式,成立了综合档案室,实现了高校档案的集中统一。高校档案综合管理就是将高校的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科技档案、房产档案、声像档案、照片档案等作为一个整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高校档案管理综合档案管理可以统筹安排各门类的档案工作,有利于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它将各业务部门的资料文献进行集中,形成立档单位各种档案资料的信息中心,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方便了查找与使用,扩大档案的利用面。同时,实行综合管理,使学校可以将其作为一个专门部门,配备具有专业素质的专门人员进行工作与管理,为查找利用档案提供了方便条件。二、高校综合档案管理的问题第1页共5页高校综合档案室的建立以及高校档案的综合管理,使高校档案工作在学校体制改革、教学、科学研究、评定职称、落实政策和编史修志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也应当看到目前高校综合档案室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无论是档案意识、服务观念上还是人员素质、环境建设等方面,都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需要,也越来越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1.领导重视不足由于档案的价值不能立即显现,具有滞后性,使得“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成了目前一部分高校领导对高校档案工作的态度,这反映了领导层对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将高校档案工作附属化、淡化、甚至置之不理,没有真正认识到做好档案工作会更好地促进全校各项工作,致使学校的档案工作长期以来进展缓慢,资金、设备不足,如办公条件得不到改善,档案现代化及档案保护设备配置不全。这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保护及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着档案价值的体现。2.工作人员自身观念保守,重管轻用。目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在一种封闭和半封闭状态,档案利用范围主要局限于高校内部,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的重保管、轻利用的观念的体现。这种长期以来封闭保守、墨守成规的保守观念,造成了档案部门只注重于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过分强调保密,束缚了档案工作者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抑制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流通。3.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经济时代对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在现阶段的档案工作者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素质上不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将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这主要表现在:不少档案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的理论功底,在收集工作中不知该收什么,影响了归档齐全率;整理时颠倒卷内文件的先后顺序;案卷标题拟写不准确;案卷之间问题交叉等等;缺乏研究能力,对学术成果与史料无法进行深加工;缺乏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档案管理的第2页共5页能力,等等。档案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亟待提高。4.管理手段落后,对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率低下。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素质低等原因,档案管理中对于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程度显低。计算机在现代社会已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但档案部门对计算机的利用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仍只是用于目录的存储与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