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木塔寺可行行报告关于恢复建设木塔寺宗教活动场所的可行行报告木塔寺位于XX市XX县区科技六路中段木塔寨村,该寺建于随元寿三年,后经历代多次重修,其佛教文化底蕴很深,在中国和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现政府为保护文物、将其改为木塔寺遗址公园。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推动下,佛教文化交流频繁,佛教信众递增,佛事活动增多,该寺建筑年久失修,窖洞已垮塌,该寺建筑已不能满足广大信教群众的要求。为了继承传统文化,净化人心,建立和谐社会,同时提升XX市高新开发区的整体环境和文化品位,我们申请恢复建设木塔寺宗教活动场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木塔寺在历史上的概况木塔寺建于随元寿三年,系皇家寺院,原名大庄严寺,寺内建木浮图(塔)崇三百三十六天,(周回一百二十步),历代佛事隆盛,高僧层出不穷。《续高僧传》、《宋高僧传》所载该寺先后曾出高僧大德至少32人;伟大的翻译家、旅行家、圣僧玄奘法师、初至长安即住该寺,其亲手植二株龙爪槐,至今枝繁叶茂,荣发于大雄宝殿前。宋敏求《长安志》载曾有佛牙一枚,长三寸。大庄严寺曾开释迦牟尼佛牙供养法会、法会之盛,倾动京城。其法脉远播,韩国汉城至今保留着模仿唐代大庄严寺建筑布局风格建造的寺院,而该寺木塔几乎是大庄严寺木塔的复制品,该寺法脉即是大庄严寺法脉,可见木塔寺不仅有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且有着重要的国际影响。木塔寺由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及现存的历史文物重要性。2009年9月西安高XX县区管委会决定在原木塔寺遗址的基础上建设木塔寺遗址公园。园内遗址现存寺门牌楼,两棵数百年龙槐,窖洞三孔及石碑、青石等文物。二、解放后木塔寺演变过程:西安解放初期,木塔寺寺院及所属土地共有150余亩。寺第1页共4页院为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五佛殿及前院东西配房12间,后院东西厢房6间,藏经楼旧基三间和十三层木塔塔基。寺院围墙完整,长234米,宽164.5米,围墙内土地面积50余亩,住僧19人,耕牛、车辆、家具齐全。1951年土改时给寺院分土地24亩,1952年将寺内120多亩土地收回国有,XX市人民政府建设局园林管理处建立苗圃,寺院归僧人管理。此外又划拨20亩耕地由僧人耕种自养,当时住寺僧是常慧法师,监院是曾照法师。1958年成立公社时,木塔寺还保存解放初期面貌,由三僧人管理,有土地24亩。1959年初,将当时管理的僧人调往大兴善寺,将寺院及寺院土地借给园林管理处管理。从1959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1975年一直是XX市建设局园林管理处管理。从1975年后陆续有僧人和众居士在寺院遗址搞佛事活动。尤其近几年信教众士越来越多,他们把木塔寺作为净化心灵的净土之地,迫切要求恢复木塔寺佛事活动。2009年9月西安高XX县区管委会决定在原木塔寺遗址的基础上建设木塔寺遗址公园。三、恢复木塔寺将提升西安高新开发区的文化品质1、从木塔寺优越的地理位置看恢复建立木塔寺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木塔寺位于木塔寺遗址公园内,在高XX县区一期和二次创业区交汇处,北临科技六路,南靠科技八路,西接唐延路,东依太白南路公园,一期占地6.78万平方米,遗址公园高XX县区已投资五千多万元。木塔寺公园的定位是遗址保护性质的现代中式园林。这里因为有木塔寺遗址的存在加之新修的公园,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许多佛教信众在此自发建起宗教活动场所,如果在木塔寺遗址公园原遗址上重新修建木塔寺,将对高新开发区自然环境、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势必形成一定的促进作用。2、从木塔寺遗址公园性质的定位看恢复建设木塔寺的重要性西安高新开发区管委会在修建木塔寺遗址公园时,将公园的性质定位为带有遗址保护性质的现代中式园林,首先以保护文物遗址为主,主题要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传统园第2页共4页林为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具有时代感的现代元素,形成了现代寺观园林的核心。结合这一理念,如果恢复建设了木塔寺,在原留有遗址的基础上,即保护了文物不受损坏;又一新的仿古建筑群屹立在公园之中,这样就不是园林与遗址的结合而是形成园中有寺,寺中有园,高大的唐式建筑座落在园林之中,必然给园林增加了雄伟灿烂的光辉。在这片净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