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案[本节聚焦]1、什么是中心法则?2、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动手做]画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知识归纳]中心法则中碱基互补配对具体体现在哪些环节?[资料分析]资料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中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改变,产生异常血红蛋白,导致红细胞结构异常,呈弯曲的镰刀状,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1、产生该病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2、该资料说明基因如何控制性状?资料2: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全世界总发病率为1/10000~1/20000。患者体内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不能正常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使皮肤呈白色,毛发银白或淡黄色。白化病多由于近亲结婚所引起,因此通过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同时产前基因诊断也是预防此病患儿出生的重要保障措施。请根据资料分析白化病的成因:[画概念图]构建基因、蛋白质、性状三者关系的概念图[技能训练]假说: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是。解释:[思维拓展]1细胞代谢控制控制控制按照所含核酸的种类,一般将病毒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但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科学家在研究疯牛病和羊瘙痒症的病因时,发现羊瘙痒症的病因是不含核酸的蛋白质。科学家将这种蛋白质致病因子定名为朊病毒,对应的蛋白质单体称为朊病毒蛋白,相应疾病称为朊病毒病。朊病毒与常规病毒一样,有传染性、致病性、可自我复制等特点。进一步研究发现,朊病毒蛋白是人和动物正常细胞基因编码的产物,它本身并不能致病,而必须发生空间结构上的变化转化为朊病毒才能致病。而当这种朊病毒存在的时候,正常的朊病毒蛋白就会转化为朊病毒。下图表示朊病毒的复制方式。可见,致病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具有朊病毒,二是具有朊病毒蛋白。动物实验证明,接种朊病毒可使动物致病。应用基因操作方法去除朊病毒基因的小鼠,即使导入朊病毒也不会感染此病。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朊病毒的复制是否符合遗传的中心法则?简要说明理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