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经贸发展工作报告一、2014年工作总结(一)2014年指标目前完成情况及全年预计1-10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0家,合同外资额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实际利用外资39.3亿美元,下降15.0%。预计引进内资1074.6亿元人民币。1-10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131.4亿美元,增长9%。其中,出口59.6亿美元,下降2%;进口71.9亿美元,增长20.2%。机电产品出口36.7亿美元,增长4.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4亿美元,增长0.6%;私营企业出口27.8亿美元,下降11.6%。1-10月份,全市新签对外投资协议额2.84亿美元,增长80.5%;完成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营业收入9.02亿美元,增长9.2%。预计全年引进内资1143亿元人民币;进出口159亿美元,增长11%,其中出口71亿美元;对外投资3.5亿美元,增长77%。(二)2014年主要工作亮点第一,“三外联动”工作机制初显成效。一是进一步规范了“三外联动”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形成了招商及“三外”处室、县区之间分工合作,共同推进“三外”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对招商目标重新定位,把招商引资扩大到外贸出口、境外投资、境外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项目。三是向外资企业宣传国家和省市外贸、外经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用好政策扩大经营、增资扩股。四是鼓励远大、金杯、特变电工、北方重工等“走出去”龙头企业,通过境外并购及工程总包项目带动我市成套设备及零部件出口近5000万美元。五是市外经贸联席会议工作范围向“三外”业务拓展,“外企之家”服务平台向“三外”企业开放,外企服务和外商投诉受理成功经验向“三外”工作推广。第二,招商工作实效不断增强。一是“走出去”招商进展良好。预计全年省市领导赴日韩、欧美、港澳、东南亚等国家第1页共7页地区开展对外招商活动11次,洽谈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工业地产、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项目150余个。截至11月份,市领导率团赴福建、北京、上海、深圳、武汉、青岛、大连等重点地区开展国内招商活动8次,洽谈推进工业地产主题概念、装备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等招商项目62个。二是“请进来”招商硕果累累。预计全年,成功邀请境内外考察团组300个,其中世界500强团组60个,日本日挥高端复合养老社区、新加坡丰树现代产业园、中法生态园、美国肯纳金属设备展示中心、突尼斯科菲线缆、韩国韩进物流基地、香港灏天贵金属交易中心等一大批项目得到有效推进。截至10月份,参加东北振兴辽宁行活动1次,对接招商项目35个。三是招商平台搭建成效显著。成功举办了“中国(沈阳)国际金融高层峰会”、“第六届中欧投资贸易洽谈会”,积极策划组织了“中国沈阳X8226;美国经济合作交流会”、“中国沈阳-英国经济合作交流会”、“沈阳德资企业座谈会”以及“韩国周”、“制博会”等大型经贸活动。依托经贸交流平台,扩大了我市对外招商的渠道,促进了区县与境外企业对接,洽谈和推进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四是开发区升级工作有效开展。组织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和苏家屯沙河新城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指导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做好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相关准备工作。在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和国际商报社共同举办的“纪念开发区30年”20强评选活动中,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分获最佳产业创新奖和最具发展潜力奖。第三,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一是服务业利用外资保持小幅增长,结构出现新变化。1-10月份,我市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25.6亿美元,增长4.9%,占全市总量的65.2%。投资性公司成为新增长点,辉山投资和亚联投资两家公司实现调资4.3亿美元;外资工业地产成为吸收外资新载体,1-10月份全市有7家外资工业地产企业实现调资累计7160万美元;金融业比重大幅增加,盛方源小额贷款、新鸿基融资担保等6家企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858万美元,增长84.6%。二是重点地区实际利用外资突出。1-10月份,在我市实际投资前三名的地区和国家分别为:香港16.8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42.7%;英属维尔京第2页共7页群岛6.2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15.8%;德国4.1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10.5%。以上3个地区和国家利用外资总额为27.1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69.0%。三是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1-10月份,全市利用外资超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