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估算”教学更精彩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中心小学龙凤兰【摘要】: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见,教师要教好估算,学生要学好估算,势在必行。我通过以下途径,使学生学得更轻松,使“估算”教学更精彩。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意识;二、培养学生数感促估算;三、抓好三个层次来提高估算教学;四、通过笔算有效地促进估算教学。数学估算应该有原则可循,它必然是采用口算形式,在允许的范围内,越简单越好。但它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需要教师对“估算”教学的重视,更需要教师长期有效科学地培养。【关键词】:估算教学重要性必要性途径培养精彩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2]估算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令人关注的热点。可见,教师要教好估算,学生要学好估算,势在必行。估算教学教什么,怎样教才使估算教学更加精彩?下面我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意识数学虽然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学生每天都接触到数学,但由于受以往数学精确性、严谨性的影响,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极为薄弱。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知道10比11少一些,比8大一些;知道28在20与30之间,但更接近30等等。训练他们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如春游时,同学们想坐游船玩,每条游船限乘5人,12人需要租几条船?每条船要租金20元,带50元够不够?像这样,从低年级开始,不失良机地让学生估算,学生自然而然会领悟到估算在生活中随处都有,随时要用,让学生从精确计算中“走”出来,做估算的有心人。二、培养学生数感促估算在《小学数学研究》一书中,作者指出:估算是指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3]估算是一种数感,也是一种能力。它来自于学生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的直觉,良好的数感是学生进行估算的必要基础。在估算时,教师应结合问题情境找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引导学生对数的进一步认识。如在第一学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进行合理的估计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仅仅依靠数的运算是无法直接完成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直观感知100张纸的厚度,大约为1厘米,将1200张纸这样一个让学生无法直接估量的数拆分成12个100,即1200张纸是12个1厘米厚。这样先将一个大数化成若干个“整单位数”,弄清了整单位数的大小,大数的估算也就迎刃而解了。培养学生数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生活中关于大数的估算随处可见,但容易被教师忽视,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双数学的眼睛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教师可利用逛超市、看电影、买菜等具体活动情境,让学生估人数、大米的重量、长度、钱数等,在生活化的估算中,使学生直观感知数量,为估算打好基础。二、抓好三个层次的教学1、做好取近似值估算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做好取近似值估算:“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估算要加强,必须有口算的准确熟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估算也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算法。取近似值估算,就是在以上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取整”口算,也就是将原始数据取近似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口算,得以估算。如: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31页例4:加减法估算。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暖瓶28元,铝壶43元,茶杯一套24元,妈妈带的钱够吗?方法一:28≈3043≈4030+40=701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