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前要有舍我其谁的自信心理;2.考中要有沉着冷静的穿针心理;3.考后要有丢掉已考的阿Q心理;应考心理调节首先,你要明确虽然语文考点较多,内容丰富、角度新奇,但万变不离其宗,无非考查基础与能力两大方面。基础在于语言运用和古诗文理解,能力在于分析归纳和判断写作。这四者是互通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将之糅合,进行共同理解。如欣赏小说与传记阅读很多题型方法步骤都一样。所以,你根本没有必要担心!虽然它是高考第一门,但你绝对不会动不了笔。考前五分钟,拿到试卷后不要急着动笔作答,心平气和地浏览一遍题目;通过浏览,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合理安排做题时间。记住,如果试题有变不必慌,全广东考生与你一样,此时保持冷静,你就先赢一步了。越冷静,越沉稳,越成功!铃声一响进入往日做题状态,做到冷静、细心、认真审题干,不要“想当然”也不要“经验主义”,尽可能准确完整答题。1-3选择题9分力争6分约13分钟1.树立“答案就在原文”的观念,具备“精神集中、仔细认真”的做题状态。2.错误设置点往往是改变句中定语、状语,导致与原意背离:添——在答案中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在答案中删除某些定语或状语;换——在答案中换用某些似是而非的词语或改变语序;凑——将意义无关的词语硬凑在一起;论述类文本阅读3.在圈读时,你要注意:①偷换概念:圈出原文概念,防漏字、多字、改字、扩大或缩小范围,尤其要注意代词指代。②以偏概全:部分代替整体,个例代替全部;在圈读时要注意表大概的词、表时间的词、表数量的词、表程度的词、表频率的词;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④混淆状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论述类文本阅读3.在圈读时,你要注意:⑥张冠李戴:概念A的内容变成概念B的内容,因此最好还是把概念圈起来;⑦强加因果:将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句子硬说成因果关系,注意“因为、因此、所以、导致”;⑧是非颠倒:答案故意将原文内容颠倒,将肯定变否定,将否定变肯定;⑨答非所问,指选项故意与所问的问题不一致,造成驴唇不对马嘴,以干扰考生。论述类文本阅读4.最后提醒:阅读过程虽如上所述,但真正做题时,希望你认真执行:A.根据选项找原文;B.对照原文找差异;(前面所列9项差异点)C.针对差异作判断;论述类文本阅读祝福永不放弃的你4-7题19分力争13分以上约20分钟1.请你耐心读完,大致读懂原文。不要求每句字字落实,但求理清人物与事件、交叉事件的关系,“何人何年做何事”引申的张冠李戴,有可能是第6选择题的错误设置点。当然,你可以借助选择题6的白话文理解原文。2.解题时审清题干,在“选正确”“选错误”的问题上不要犯低级错误。文言文阅读断句题:大概掌握断句的基本标志,尤其注意上下文语境,名词或动词(断句断句,毕竟断出来的是一个句子);常识题:真的靠常识,一般情况应该可以靠语境,代入原文去推测;如果不行,真的是常识,我只能说:上天啊,祝福他吧!理解题:找到原文对应事件,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用排除法最好;翻译题:讲一万遍“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留、补、删、换、调”文言文阅读翻译题:1.你要相信所给的句子可以直译;2.你一定不要简单粗暴组词,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测实虚词的正确意思;3.当你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字词时,勇敢跳过去翻译会的,最后结合已翻译的推测未翻译的4.当你在某个字词前实在翻译不出,考虑一下通假字或活用;5.得分点往往落在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上;文言文阅读8-9题11分力争6分以上约10分钟1.先把诗歌默读两三遍,有总体印象。强调四看:看题目——把握题材,揣测思想情感;看作者——熟悉的作者,考虑基本风格;不熟悉的作者,看注释;看注释——涉及创作背景的为有效注释,可能提供答题思路或涉及思想情感;看内容——理清感情基调、意象、意境、表达情感的句子(起、承、转、合)古诗词鉴赏2.审清题意,明白题目问什么。答题时要有基本的答题规范:如形象题;画面题;表达技巧题;情景关系题;思想情感题;炼字题;与其他诗歌对比异同题;标题、某联的作用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