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同坐小竹排2VIP免费

同坐小竹排2_第1页
1/4
同坐小竹排2_第2页
2/4
同坐小竹排2_第3页
3/4
《同坐小竹排》教案执教者:吕烨教学内容:小学音乐人教版第三册第八课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同坐小竹排》是一首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的一首壮族儿歌。采用五声羽调式,3/4、2/4变换节拍。歌曲的音域在五度之内,前4小节的3/4拍与末句的2/4拍形成较鲜明的对比。使歌曲在节拍上更加自由和富于活力。结尾前运用大量的衬词表现孩子们在水上漂浮时无拘无束的快乐心情,较完善地体现了儿童的得意、自豪的神情。教学目标:1、在快乐的情境游戏中体验壮族民歌民风及壮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2、学习歌曲《同坐小竹排》,引导学生用中强的力度、柔美的声音演唱,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山青水秀的美丽风光。主动的有感情的进入音乐中,参与实践唱、舞的活动。教学重点:1、用甜美的歌声演唱《同坐小竹排》,感受壮族民间音乐。2、准确地为歌曲中变换拍子打节奏。教学难点:1、三四拍和二四拍的节奏变化。2、最后一句衬词的学唱。3、歌曲中四度音程的音准问题。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早上好》问好同学和老师相互打招呼问好。(设计意图:选用开学第一首歌曲,也是二、三拍子组合的歌曲,为新授歌曲做铺垫。)二、壮族之旅。1、导入师:傣族的小卜少、小卜冒带我们看了美丽的金孔雀,今天另一个少数民族壮族的小妹小弟来接我们去参观,你们想去吗?2、友谊之声为了表现我们的友好,我们学学壮族小孩打招呼。XXXxx︱XxxXX︱X-︱X-‖嗨啰里啰嗨啰里啰赛!师:听,他们在跟我们打招呼呢!(嗨啰里啰嗨啰里啰赛)(播放歌曲中这一句)相互打招呼。(设计意图:通过友好的打招呼,解决后十六节奏,也让学生对壮族之路产生了兴趣。)3、划竹排游戏。1)小竹排介绍瞧,他们乘了小竹排来了,看见过小竹排吗?先来听听小竹排的自我介绍。小提示:小竹排就是将许多竹子并排扎结在一起,放在水中作为交通工具,壮族小孩十几岁就会独自撑竹排了。2)学划竹排师:他们摇竹排的时候是有变化的,瞧!(课件)出示二拍子、三拍子强弱规律图3/4●○○︱●○○︱●○○︱●○○‖嗨哟哟嗨哟哟嗨哟哟嗨哟哟2/4●○︱●○︱●○︱●○‖嗨啰里啰嗨啰里啰赛!感受2、3拍子的强弱规律,模仿摇竹排。问:你觉得壮族人在什么情况下用2拍子3拍子的?老师归纳:遇到急流时、靠岸时用“一根竹竿”划二拍子节奏,一般情况下都用“两根竹竿”、三拍子的节奏划小竹排。这下你们对小竹排有初步的了解了吧,来,赶快行动吧。问:小朋友们坐上这样的竹排会有一种怎样的感觉?(放音乐)3)随音乐划竹排问:你能随着音乐准确的用2、3拍子来划竹排吗?在2遍音乐中,让学生准确的随音乐划竹排,感受音乐2、3拍子的交换。4)选出模仿划竹排最像的同学当“船长”,跟着音乐出发到壮乡。全体随音乐“划竹排”,体验“划竹排”的乐趣,2、3拍子交替进行动作。4、参观桂林漓江课件《桂林漓江》,背景音乐《同坐小竹排》师:多美的风光啊,看到这美丽的风景,你此刻最想说什么?5、采用回声,跟大山打招呼,跟漓江打招呼。(设计意图:通过和大山、漓江打招呼,既让学生对刚才看到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又让学生感受了强弱的变化。)三、走进壮族1.壮族风俗:师:来到了壮族小朋友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点击播放各种壮族的风景,让学生初步的感受壮族的美丽风景及服饰等等)2、壮族之最介绍壮族,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三个世界之最。1)、衣着方面的世界之最在古黔中地区的道县玉蟾岩(古代壮族苍梧部活动区域),发现了人类在15000年前用来作陶器“垫布”的植物纤维编织纹,是我们所见到的人类自己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第一件手工纺织品,是全世界纺织工业的萌芽。2)、饮食方面的世界之最在古黔中地区的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发现了15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尽管它还只具备了人工驯化的一些痕迹,它却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人类自己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第一个农作物品种,是全世界耕作农业的萌芽。3)、住房方面的世界之最在古黔中地区的临澧竹马村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18000年)中,发现了带甬道的“丅”字形“高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同坐小竹排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