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7页2023-2024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下列对太阳活动叙述正确的是()1.(2)预计太阳活动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黑子发生在色球层B.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C.耀斑发生在光球层D.日珥发生在日冕层【答案】B【解析】(1)黑子发生在光球层A错误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B正确耀斑、日珥发生在色球层C、D错误故选B【答案】D【解析】(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正确流星现象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与太阳活动无关A错误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地震频繁是地壳活跃的表现B错误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致C错误故选D2.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推进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推进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推进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推进【答案】B【解析】A.路线①的秋色和②的相同应是从北往南推进故不符合题意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推进故正确C.路线③的秋色应是从南、北向中部推进因为中部为青藏高原气温较低故不符合题意D.路线④的秋色是自西往东推进因为西部是青藏高原气温较低故不符合题意3.(1)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3.(2)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试卷第2页,总7页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答案】D【解析】(1)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纵波先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跳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横波传播速度慢横波后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综上所述“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故选D【答案】C【解析】(2)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39~41千米震源深度为16千米由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壳之中莫霍面以上即图中Ⅱ圈层故选C4.(1)图中M地的地质构造为()4.(2)地质调查员从P地出发到Q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分布情况是()A.山岭B.背斜C.向斜D.裂谷【答案】C【解析】(1)据图可知M地岩层向下弯曲应为向斜故选C【答案】C【解析】(2)从P地出发到Q地经过了背斜构造岩层由新到老再变新故选C5.如图为浙江某校天文爱好小组于某日观测到的三星伴月天文景观示意图照片拍摄时刻月球及三星相对位置关系最可能是()试卷第3页,总7页A.B.C.D.【答案】D【解析】读材料可知拍摄时人面向东南方向则说明此时火星、木星和土星位于地球的东边故D正确6.关于“热木星”温度极高的原因可能是()①“热木星”自身能发光②“热木星”距离中心恒星非常近③中心恒星温度高④“热木星”大气层厚保温作用强A.①②B.①③试卷第4页,总7页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热木星”即大小与木星相当但温度极高其温度极高的原因可能是距离中心恒星非常近中心恒星温度高7.(1)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7.(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A.由南向北递减B.由北向南递减C.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答案】D【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赤道及其附近数值较大两极偏小基本规律为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故选D【答案】B【解析】(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火山爆发是地球内能的释放故选B8.(1)③圈层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