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铜陵作为全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作为东山港口、旅游、商贸、渔业重镇,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推进东山跨越发展中走前头、当先锋,通过不懈努力,切实把铜陵打造成为极具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围绕“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战略部署和铜陵小城镇建设目标,近阶段,我们坚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致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力求推动铜陵率先实现跨越发展:一、致力在镇区规划上求跨越紧紧围绕旅游风情小镇的目标定位,结合铜陵地区具有的特色建筑、景观资源、民俗文化等特点,高标准、高起点做好铜陵控制性详细规划。特别要突出做好铜陵北部区域的控规,力求在建筑风格、建筑立面、建筑色彩等方面融入大景区,突出闽南特色。通过风动石景区入口广场、西门兜填海地块、朝圣楼西侧片区旧改地块、景区山上民居“穿衣戴帽”等项目建设,率先使铜陵北部区域凸显旅游风情小镇特色,成为东山旅游的精品地带和国际旅游海岛的形象窗口。通过北部片区的规划建设,带动整个镇区规划的有效提升和跨越。我们将始终坚持“规划是法,执法如山”的理念,以规划指导发展,规范发展,推动发展,实现跨越。二、致力在市政建设上求跨越高标准的路网是建设风情小镇,推动国际旅游海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乘借“小城镇”试点建设东风,我们将致力在路网等市政建设上实现提升和跨越。今明两年将投资5000万元,重点推进五个基础设施项目:一是投资2600多万元,实施总长2.2公里的团结路改造工程。该工程现已动工建设,采用改性沥青路面,实行雨污分流,配套完善路灯、绿化和人行道工程,年底前可完成路面主体工程建设,2011年春节前建成投入使用;二是投资500万元实施万祥路(24米路)路灯、绿化工程。该工程7月下旬动工,于8月12日建设完成,前后时间约20天;三是投资500万元实施海港路中华景观灯、绿化工程。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8月底全部建设完成;四是投资1000万元,实施湖海路及苏峰三路建设,年底前可建设完成;五是投资400万元实施水产路的改造。上述第1页共3页路网的高标准建成对铜陵来说就是最大的关注民生,将极大提升镇区的品味,使铜陵面貌发生根本性改观。三、致力在宜居环境上求跨越铜陵是东山推进“国际旅游海岛”建设的重点区域,环境优越、秩序井然的宜居环境是建设国际旅游海岛的需要,更是铜陵广大百姓的殷切期盼。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有效提升铜陵的宜居环境。一是民居“穿衣戴帽”。聘请专家进行设计,对滨海路至风动石景区停车场山上民居外立面进行“穿衣戴帽”,使之与景区相融合,更加凸显风情小镇特色;二是深化殡仪改革。筹资30万元建设铜陵集中吊唁堂,于今年7月实行集中吊唁。8月25日起实施进一步改革—即限制“请水”活动,取消“请水”队伍上路,从而实现殡仪活动的彻底改革;三是开展秩序大整治活动。坚持“堵疏结合,一步到位”的原则,组织开展人力三轮车、客运三轮摩托车及乱摆摊设点专项整治,加强规范管理,确保不反弹。我们于8月中旬完成人力三轮车和客运三轮摩托车的登记工作,整治方案即将制定出台。通过开展车辆、摊位、殡仪大整治,努力实现形象大提升,秩序大改善,管理大跨越。四、致力在民生工程上求跨越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三年内实现投资13200万元。一是加快旧城改造。按照“让利于民、稳妥推进”的总体要求,采取市场运作方式,于今年7月底前投资3000万元完成朝圣楼西侧片区33亩216户的拆迁改造。2012年前,我们将继续谋划推进南门湾片区、三角点金峰楼片区、旧戏院片区和工业路片区的拆迁改造。坚持“推倒旧城一片,建成精品一区”的原则,高标准、高品位做好规划和建设;二是建设朝圣楼片区旧改安置房。该工程总投资2300万元,拟建设安置房3幢180套,现已动工,明年5月可交付使用;三是建设市政广场。投资400万元实施黄道周广场改造,于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拟再投资600万元投资建设西门兜片区团结广场,年底前可建设完成,从而形成东有团结广场,西有黄道周广场的格局,有效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使镇区空间布局实现优化和提升;四是建设中小学校园。加强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