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专题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与比较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某小组做如下两组实验:实验I:往20mL0.1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实验Ⅱ:往20mL0.10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0mol⋅L-1CaCl2溶液。[已知:H2C2O4的电离常数Kal=5.4×10-2,Ka2=5.4×10-5,KspCaC2O4=2.4×10-9,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I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反应终点B.实验I中V(NaOH)=10mL时,存在cC2O2-4
Kh=1×10-145.4×10-5,,则草酸氢根的电离程度大于草酸根的水解程度,因此存在cC2O2-4>cHC2O-4,故B错误;C.实验Ⅱ中,由于开始滴加的氯化钙量较少而NaHC2O4过量,因此该反应在初始阶段发生的是2HC2O-4+Ca2+=CaC2O4↓+H2C2O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c(H2C2O4)c(Ca2+)⋅c2(HC2O-4)=c(H2C2O4)⋅c(H+)⋅c(C2O2-4)c(Ca2+)⋅c(C2O2-4)⋅c2(HC2O-4)⋅c(H+)=Ka2Ka1⋅Ksp=5.4×10-55.4×10-2×2.4×10-9=12.4×106≈4.2×105,因为平衡常数很大,说明反应能够完全进行,当NaHC2O4完全消耗后,H2C2O4再和CaCl2发生反应,故C错误;D.实验Ⅱ中VCaCl2=80mL时,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为c(Ca2+)=0.1mol⋅L-1×0.080L-0.1mol⋅L-1×0.020L0.1L=0.06mol⋅L-1,溶液中cC2O2-4=KspCaC2O4c(Ca2+)=2.4×10-90.06mol⋅L-1=4.0×10-8mol⋅L-1,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22(2022·北京·高考真题)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钠是强电解质B.醋酸钠晶体与冰都是离子晶体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D.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答案】B【解析】A.醋酸钠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醋酸钠是强电解质,故A正确;B.醋酸钠晶体是离子晶体,冰是分子晶体,故B错误;C.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故C正确;D.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处于亚稳态,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形成饱和溶液,故D正确;选B。一、判断弱电解质的三个思维角度1.弱电解质的定义,即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如测0.1mol·L-1的CH3COOH溶液的pH>1。2.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移动,如pH=1的CH3COOH加水稀释10倍后,17。二、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溶液做导电性对比实验。(2)浓度与pH的关系。如0.1mol·L-1CH3COOH溶液的pH>1,则可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3)测定对应盐溶液的酸碱性。如CH3COONa溶液呈碱性,则可证明CH3COOH是弱酸。(4)稀释前后溶液的pH与稀释倍数的关系。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0倍,若pH小于5,则证明该酸为弱酸;若pH为5,则证明该酸为强酸。(5)通过电离常数比较,电离常数越大,弱酸(或弱碱)酸性(或碱性)相对较强。一、定义与物质类别31.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极少数盐(如醋酸铅)、两性氢氧化物、水等。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2)电离平衡的特征(也适用于勒夏特列原理)3.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核心依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若不完全电离则为弱电解质。4.弱电解质判断的注意事项①酸碱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