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2实验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基本操作和安全常识[考纲要求]1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2能识别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方法。知识点一常见的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药匙,若药匙不能伸入试管,可用纸槽,要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块状和大颗粒固体用镊子夹取。(2)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的液体用倾倒法,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手心。向容量瓶、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问题思考1.取用药品时,应遵循节约的原则。多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有些药品要放回原瓶。请问哪些药品要放回原瓶,为什么?答案、N、白磷等,因随意丢弃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2.试纸的使用(1)类型及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定性检验酸碱性错误!未定义书签。——定量(粗测)检测酸碱性强弱错误!未定义书签。——检验SO2等有漂白性的物质错误!未定义书签。——检验2等有氧性的物质(2)使用方法①检验溶液:取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等pH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②检验气体: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用镊子夹取或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然后再放在集气瓶口或导管口处,观察试纸的颜色变。问题思考2.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石蕊试纸能否浸入溶液中?答案不能,污染溶液。3.用pH试纸定量测定溶液的pH时,能用蒸馏水润湿吗?若润湿,一定会产生误差吗?答案不能。若润湿,不一定有误差,如测N溶液的pH时。3.仪器的洗涤(1)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2)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3)常见残留物的洗涤残留物洗涤剂容器里附有的NOH溶液或热的纯碱油污溶液容器壁上附着的硫S2或热的NOH溶液试管上的银镜稀HNO3Ag氨水试管残留的MO2热浓盐酸4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一般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搅拌、粉碎、振荡或加热等措施,但F3、A3等易水解的固体溶解时不能加热。(2)气体的溶解①对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2等),为了增大气体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应将气体导管插入水中(如右图中A)。②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如NH3、SO2、H等),气体导管口只能靠近液面,最好在导管口连接一倒置的漏斗,并使漏斗边缘刚好贴靠在液面上,这样可以增大气体的吸收率,减少气体的逸出,同时也避免出现液体倒吸的现象(如图中B和)。(3)液体的溶解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被溶解的液体和溶剂,然后先后加入烧杯中搅拌而溶解。但对于溶解放热较多的液体,往往先加入密度较小的液体,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密度较大的液体,边加边搅拌。问题思考4.如何稀释浓H2SO4?答案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然后沿器壁慢慢注入浓H2SO4,边加边搅拌。知识点二实验安全常识1.认识常用危险药品的标志问题思考5.有以下药品,试根据上述危险品标志归类:①白磷②汽油③黑火药④TNT⑤MO4⑥H2⑦浓HNO3⑧NOH⑨浓H2SO4⑩H2O2⑪答案①—5;②、⑪—3;③、④—1;⑤、⑩—6;⑥—2;⑦、⑧、⑨—8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意外事故处方法浓H2SO4沾在皮肤上迅速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碱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硼酸溶液液溴洒在皮肤上用酒精洗涤水银洒在桌面上用硫粉覆盖酸液溅到眼中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3.实验安全装置(1)防倒吸装置问题思考6.简要说明防倒吸装置②的工作原。答案②防倒吸原:漏斗下口与液面接触产生倒吸,烧杯中液面下降与漏斗口脱离,在重力作用下,漏斗中的液体又落回烧杯,防止了倒吸。(2)防堵塞安全装置问题思考7.试分析防堵塞安全装置②的工作原。答案②中橡皮管起到平衡压强的作用,使上下压强一致,便于液体顺利滴下。(3)防污染安全装置(见下图、b、c)①实验室制取2时,尾气的处可采用下述b装置。②制取O时,尾气处可采用、c装置。③制取H2时,是否需尾气处?需要。若需要可采取、c装置。装置的气密性检验凡有导气作用的实验装置,装配好均需检查气密性,且必须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通常是改变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或体积从而造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