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专项维修工程冲击锤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施工准备(一)、材料1、混凝土和钢筋均与钻孔灌注桩相同。(二)、工器具1、机械设备:CK-900型冲击锤孔机、双筒卷扬机和水泵。2、主要工具:冲锤、钢护筒、掏渣筒、钢吊绳;测渣铁砣、下料斗、卸料槽、导管、预制混凝土塞。(三)作业条件1、施工钢排架搭设牢固,施工机械检验合格。2、施工临时供水、供电、材料运输准备完毕。3、桩基测量控制桩、水准基点桩已经设置并经复核,桩位已标志。二、操作工艺(一)工艺流程锤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成孔时应先在孔口设圆形钢板护筒,护筒内径应比锤头直径略大,顶面宜高出常水位,还应满足筒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护筒埋置深度应埋入河床面以下lm。桩基护筒埋设采用打入法,利用平台上钢制导向架导向和振动沉桩锤打入。埋设时,护筒中心轴线应对正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其偏差不得大于5cm,并应严格保持护筒的竖直位置。然后使冲孔机就位,冲击锤应对准护筒中心,开始的障碍物区域内将锤提高至1.5〜2.0m进行锤进,通过障碍物区域后,锤高约0.5m,以减小对周边土层的影响。在造孔时要将孔内残渣排出孔外,,勤抽碴,使锤头经常冲击新鲜地层。吊锤头的钢丝绳必须选用同向捻制、柔软优质、无死弯和断丝者,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钢丝绳与锤头间须设转向装置并连接牢固,锤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其状态及转动是否正常、灵活。主绳与锤头的钢丝绳搭接时,两根绳径应相同,捻扭方向必须一致。(三)、泥浆选用、冲击造孔、泥浆循环开锤时先在孔内灌注泥浆,泥浆相对密度等指标根据土层情况而定。如孔中有水,可直接投入粘土,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泥浆比重:孔底泥浆比重砂黏土不宜大于1.3。在锤进过程中,应注意地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锤进方法。为正确提升锤头的冲程,应在钢丝绳上油漆长度标志。每锤进1m掏渣时,均要检查土层渣样,记录土层变化情况。锤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锤时,必须将锤头提离孔底5m以上以防止坍孔埋锤。在取渣后或因其他原因停锤后再次开锤,应由低冲程逐渐加大到正常冲程以免卡锤。整个锤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施工水位至少0.5m,并低于护筒顶面0.3m以防溢出。清孔换浆冲击时应随时测定和控制泥浆密度,每冲击1〜2m深应排渣一次,并定时补浆,直至设计深度。排渣用抽渣筒法,是用一个下部带活门的钢筒,将其放到孔底,作上下来回活动,提升高度在2m左右,当抽筒向下活动时,活门打开,残渣进入筒内;向上运动时,活门关闭,可将孔内残渣抽出孔外。排渣时,必须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以防亏浆造成孔内坍塌。在锤进过程中每12m要检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如发现偏斜立即停止锤进,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对于变层处和易发生偏斜的部位,应采用低锤轻击,间断冲击的办法穿过,以保持孔形良好。(四)、成孔检查、清除废浆锤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及终孔后以及灌注混凝土前,均需对锤孔进行阶段性的成孔质量检查(孔径、孔深、孔底沉渣和成孔垂直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应清孔达到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六)、钢筋笼加工与安装钢筋笼加工与安装同钻孔灌注桩,相关参数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七)二次清孔及灌注水下混凝土1、二次清孔由于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准备浇注水下混凝土,这段时间的间隙较长,孔底产生新碴,需进行二次清孔,待孔底泥浆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且复测孔底沉碴厚度在设计范围以内后,清孔完成,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2、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直升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导管用直径220mm的钢管,壁厚3mm,每节长3m,配1~2节长1~1.5m短管,由管端粗丝扣、法兰螺栓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圈密封防水。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接长密闭试验。下导管时应防止碰撞钢筋笼,导管支撑架用型钢制作,支撑架支垫在锤孔平台上,用于支撑悬吊导管。混凝土灌注期间时用锤架吊放拆卸导管。水下混凝土施工受现场条件限制,采用混凝土罐车运送混凝土至曹芳泾桥,再由船运与抓斗结合的方式运至导管顶部的漏斗中。混凝土进入漏斗时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之间,并有很好的的和易性。混凝土初凝时间应保证灌注工作在首批混凝土初凝以前的时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