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A.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其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B.适当的催化剂是改变反应速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给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能够同时发生多个反应的情况时,理想的催化剂不能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C.壁虎的足与墙体之间的作用力在本质上是它的细毛与墙体之间的范德华力。最近有人仿照壁虎的足的结构,制作了一种新型的黏着材料(壁虎细毛的仿生胶带)D.石墨是良好的导电材料,但石墨的导电性只能沿石墨的平面方向答案:B解析:A.Ti是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其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其合金广泛用于航天工业,称为21世纪钢铁,A正确;B.催化剂能对主反应即生成目标产物的那个反应起作用,这样在转化率一定的时候能使目标产物的比例会加大,因此理想的催化剂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的,B错误;C.通过计算机模拟,科学家发现壁虎的足与墙体之间的作用力在本质上是它的细毛与墙体之间的范德华力,因此壁虎能在天花板上爬行白如,根据原理人们可以仿照壁虎的足的结构,制作了一种新型的黏着材料(壁虎细毛的仿生胶带),C正确;D.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里,每一个碳原子都跟其它3个碳原子相结合,中层间距较远,电子不易实现迁移,所以石墨的导电性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D正确;答案选B。2.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B.当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时,配合单元常呈八面体空间结构C.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D.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答案:B解析:A.单原子分子如氦气,不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B.当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形成的配合单元常呈八面体空间结构,这样的分布配位键间的作用力最小,物质最稳定,故B正确;C.在SiO2的晶体中Si、O以单键相结合,则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结合,故C错误;D.金属汞常温下为液态,其熔点比I2、蔗糖等的熔点都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B。3.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向混盐CaOCl2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可发生反应:CaOCl2+H2SO4(浓)→CaSO4+Cl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A.浓硫酸体现氧化性与酸性B.1mol混盐CaOCl2中含有3NA个离子C.混盐CaOCl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每产生1mol氯气,转移电子数为NA答案:A【分析】由混盐CaOCl2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氯气,可知混盐为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Cl-+ClO-+2H+=Cl2↑+2H2O,以此来解答题。解析:A.CaOCl2+H2SO4(浓)→CaSO4+Cl2↑+H2O,硫酸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浓硫酸只体现酸性,故A错误;B.CaOCl2中含有1个Ca2+、1个Cl-、1个ClO-,故1mol混盐CaOCl2中含有3NA个离子,故B正确;C.Ca2+和阴离子之间是离子键,Cl-O是共价键,故C正确;D.Cl-+ClO-+2H+=Cl2↑+2H2O,每产生1mol氯气,转移电子数为NA,故D正确。故选A。4.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B.在2CaF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答案:D解析:A.氯化钠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是6个,即钠离子的配位数是6,6个氯离子形成正八面体结构,故A正确;B.Ca2+位于晶胞顶点和面心,数目为8×18+6×12=4,即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故B正确;C.金刚石晶胞中相连4个C形成四面体结构,则6个碳原子形成一个环且不在同一平面上,故C正确;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含有4个E和4个F原子,则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4F4或F4E4,故D错误;答案选D。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②熔点:Al>Na>K③第IA、II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⑤沸点:NH3<PH3<AsH3⑥NaCl和HCl溶于水破坏相同的作用力⑦因为常温下白磷可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NA.②④⑥B.③⑤⑥⑦C.②④⑥⑦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