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教学《小鸭洗澡》研讨活动实录教研内容:观摩小班唱歌活动,组织教师集体研讨活动目标:通过现场观摩活动,引导教师准确分析把握小班幼儿唱歌活动的经验、水平,探讨适宜的组织指导策略。教研过程:情景回顾:在前段时间的教研中大家发现,在组织幼儿的唱歌活动中,老师为了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降低幼儿学习歌词的难度,多以简单图谱的形式出现歌词,再辅以节奏练习的卡片,缺乏美感尤其是小班幼儿活动起来兴趣并不高,本次教研活动内容小班歌曲《小鸭洗澡》在试讲过程中,老师为幼儿准备了用泡沫板制作的巨幅塘边芦苇、野花、小草的背景图,在活动室地板上又贴了许多“水草”,把活动室布置成一个“大池塘”,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漂亮的小鸭子头饰。结果孩子的注意力又全部被吸引到抢眼的活动道具、布景中,幼儿注意力分散,老师的指导策略相对也显得单一,活动效果不理想。没有达成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执教老师感到有些困惑,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歌唱活动中材料准备和指导策略以及活动组织环节都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的活动是试讲以后的集体研讨活动。一、活动过程(略)二、执教教师反思:活动前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真分析小班幼儿唱歌活动的关键经验和核心价值,把本次活动目标定位于1、喜欢参加唱歌活动,能在鼓励下大胆的表达和表现自己;2、能用自然、清楚的声音唱歌,能进行齐唱。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性高,能投入地参与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活动开始时我弹奏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进行发声练习,并复习两首歌曲。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活跃起来,边唱歌边表演,(幼儿自由发挥,随意加入的表演动作)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和表现的空间,复习歌曲的同时引发了幼儿对小鸭子的原有认知经验;幼儿坐下拍手的环节让幼儿兴奋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同时了解了新歌的基本旋律,为学唱新歌做了准备和铺垫。在新歌教唱过程中,我紧抓“唱”字,运用多种方法教幼儿随音乐旋律、节奏准确的唱歌。如清唱、分句唱、整段联唱、重点乐句单独唱、分组唱歌等,引导幼儿能完全、完整地随音乐唱歌。在教唱的过程中,我有意地渗透了一些歌曲的乐句、段落等简单知识,提示幼儿唱歌时不要大声喊叫,要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表情要自然、愉快,突出了唱歌活动本身的学科特点。幼儿学会唱歌之后,我用形象、新颖的头饰和改变后的大幅水草道具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深深吸引他们参与的活动情境,把小朋友“变”成小鸭子,和妈妈一起在小河里快乐的唱歌、洗澡。在“妈妈”鼓励下,每个“小鸭子”都能自由自在地唱歌和表演,使现场活动气氛达到了高潮。在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我重点把握了以下三方面:第一,调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和积极性;第二,突出活动的重点“唱”,用多种方法让幼儿学会完整、清楚的唱歌;第三,鼓励幼儿愉快地唱歌、大胆地表现自己。在活动中这三方面问题已经得到落实和体现。三、集体研讨研讨主题:探讨教师在歌唱活动组织中的有效引导主持人:刚才大家看了董老师组织的小班唱歌活动“小鸭洗澡”,请大家结合今天活动中孩子的表现,针对研讨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李老师:我觉得通过活动,较好地完成了老师预设的活动目标,为幼儿提供的歌词图谱非常形象直观,小班歌唱活动的核心价值,老师也把握的较好,通过歌曲复习这个环节调动起了幼儿已有经验,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学唱歌曲时,老师采用清唱的方法非常适合小班,这样能够让幼儿清楚地听清、理解和掌握歌词在旋律中的处理。董老师:在活动中,有一个双手拍节奏的过渡环节,我觉得运用的很恰当,幼儿在拍打节奏的同时,既复习了节奏,同时又调节稳定了幼儿情绪,把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下面新的活动中,起到一个缓冲、提示的作用,而且今天的活动,老师以游戏贯穿始终,特别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学唱歌曲时采用了请幼儿对比听、老师清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效果很好。薛老师:我觉得在今天的活动中,老师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为幼儿准备了精美的活动道具,也对活动场地又进行了精心布置,但是没能达到老师预想的活动效果,孩子们看到美丽的背景图后,都在欣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