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111、金融和经济的辩证关系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狭义的金融就是指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除了资金融通外,还包括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2、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一)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1、实际金融资产除以国民生产总值2、实际金融资产存量除以有形财富总量3、人均实际广义货币量(二)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金融体系已经形成(三)金融创新方兴未艾,货币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四)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发生转移(五)金融调控已经成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六)金融深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特征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一)货币是商品(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三)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四)货币是生产关系的体现二、1、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一)货币金属论:把货币等同于贵金属。货币金属论虽然强调了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它忽略了货币商品和一般商品的本质区别;它只看到货币的价值尺度、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忽略了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二)货币名目论:货币名目论与金属论相反,它否认货币的商品性和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便于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价值符号,是一种观念的计算单位,是一个票券。其否定货币的商品性显然缺乏科学根据,而它只依据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给货币下定义,也是片面的。(三)货币国定论:货币法定论,是一种具体化了的货币名目论,即认为货币是由国家创造的。(四)货币数量论2、现代货币的计量:——货币层次是指货币构成的范围3、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不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4、有关货币层次的划分有三种:一、是按货币职能来划分货币层次。二、是按资产流动性来划分货币层次。三、是根据资产与国民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货币层次5、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货币层次一般可作如下划分:1、M0(现钞)2、M1(狭义货币)3、M2(广义货币)所谓狭义货币,是指那些流动性最强,其职能主要是充当交换媒介即流通手段的那部分货币,包括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所谓广义货币,是指既包括高流动性的现金、活期存款,又包括流动性稍差,但有收益的存款货币。6、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起步较晚,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现阶段我国货币计量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M0=流通中的现金2、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分存款3、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7、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就是规定货币用什么材料制成。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本位货币材料来区分不同的货币制度。(二)规定货币单位这包括:一是规定货币的名称是什么;二是规定单位货币的价值。(三)规定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四)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金制度,这一制度就是国家规定把贵金属集中到国库和中央银行。8、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发展:银本位制和金银复本位制(一)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分为银两本位制和银币本位制(二)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1、平行本位制就是金银两种货币按其各自所含的金银的实际价值流通的本位制度。2、双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价1:15流通。(特点)9、“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10、(一)纸币本位制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会议(二)纸币本位制的特点:1、纸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