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教学重点: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难点:理解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你们喜欢猜谜语么?受到吹捧就自大,没人吹捧就息叹。外表看来圆又大,遇到打击就暴炸。猜一猜是什么?生答:谜底:(气球)老师这里也有气球。现在你们可以任意的说出一个气球的号码,老师不用看,就知道你说的那个气球是什么颜色。不信就来试试吧。找3位同学就可。那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厉害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了。(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师:一起来看看吧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师:一起说。生答:3盘。师:到底是不是可以摆三盘呢?现在老师请两位同学到上面来摆一摆。一个同学摆盘子,一个同学摆草莓。生摆完后,师:谢谢你们,请回。看看6个草莓,每两个摆一盘,摆了几盘?生:3盘(出示ppt分盘子部分)师板书:摆了3盘,(师问:摆完了没有?生答:摆完了。)师继续板书:正好摆完。师:刚才这个摆的过程怎样列式呢?生答:6÷2=3(盘)老师帮你们记下来。(师板书)单位名称是什么?咱们要记得单位名称盘要写上。师:现在老师想问一下你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计算呢?生答:因为这是平均分。师:也就是其实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像这种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除法来计算。现在谁能结合这幅图,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那现在这个除法算式当中各部分的名称都知道么?6是?2是?3是?生答?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师:那如果不是6个草莓,是7个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师;现在小组活动按照这样的要求摆一摆。请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同学们来看看,他们是这样摆的,你们同意吗?生答:同意。师:看看这7个草莓,(出示ppt分盘子)每两个摆一盘,摆了几盘?生答:3盘。师:摆完了没有?生答:没有。师:还怎么样?生答:还剩一个。师:好,老师把它记下来,(板书:摆了3盘,还剩1个。)同学们看一看,这一次摆的和刚才摆的,有什么不一样?生答:第一次摆的都在盘子上,第二次摆的多了一个。师:那也就是说第一次摆的,正好摆完,第二次的还剩下一个草莓,是这样么?生答:是。师:那老师问一下,这剩下的一个为什么没有再继续摆呢?剩下的一个够摆一盘么?生答:不够。师:按照要求,是每几个摆一盘?生答:每两个。师:所以这一个不能再摆一盘。师:像这样的摆法我们又该怎样列式呢?试一试吧。生答:7除以2等于3盘,还剩一个。师:像这种情况我们还能用上面的算式来表示么?生答:不能。师:那余下的这个1应该怎么办?能把他丢掉么?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呢?生答:在商和余下的数中间用省略号隔开。(2)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出示ppt第六张。师:为了分清商和余数,我们在商和余数的中间用省略号隔开。师:像这种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课题。师:交流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7、2、3、1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