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80页第1、2、3自然段并结合前面所学,概括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的状况如何?中美关系是如何走向正常化的?第一篇章跨洋握手----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自主学习长期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拒绝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材料一: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材料二: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三: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心。——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四:自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联试图迫使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纳入苏联全球战略的轨道。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经济技术合同和协议,并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边界事端,制造流血事件,尤其是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这使得中苏边境形势十分紧张,两国关系几近破裂。——《苏联的霸权主义》新中国成立20年美国对中国采取什么态度?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改善?请你分别从美国、中国两个方面去考虑。小组讨论,各组派代表发言。讨论从美国来讲: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2.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3.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从中国来说:1.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2.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1971年3月,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赛程过半时,有一天美国选手科恩错上了中国队的专车。突然上来个美国人,满车的中国运动员都不禁有些好奇,但谁也没有说话。这位美国运动员也知道上错车了,站在车门口一直沉默着,大家心里都紧绷着根弦儿。一番思想斗争后,中国队主力队员庄则栋不顾队友的阻拦,毅然走上前去,主动和这位美国运动员握手交谈,并送给他一块杭州织锦留作纪念。可谁又能想到,第二天,科恩刻意早早地等在了中国队经过的地方,把一个准备好的礼物,别着一个美国纪念章的运动衫送给了庄则栋。很快,报纸上就登出来了。第三天,美国副团长哈里森来到中国驻地请求接见,希望也能邀请美国队访问中国(当时中国已邀请了其他几个国家的乒乓球队访华)。消息传到北京,毛主席把文件压了3天,反复考虑后最终决定,欢迎美国队访问中国。1、试探之旅-----乒乓外交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游览长城2.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历史性的握手材料: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理查得.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中美敌对的时代结束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代开始了1972年,中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邓小平访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建交公报从中说明决定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是什么?问题台湾问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乒乓外交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1972年9月27日接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中日关系正常化1949~今与我新建交国家数目统计图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外交部长乔冠华为什么如此开怀大笑?第二篇章扬眉吐气----恢复在联合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