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天宫课堂》第一课学生心得体会范文(16篇)最新《天宫课堂》第一课学生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6篇)最新《天宫课堂》第一课学生心得体会范文篇1“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_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18年来,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第2页共15页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最新《天宫课堂》第一课学生心得体会范文篇220__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此次“天宫课堂”是“太空授课”的延续。和8年前一样,今天这堂课的讲授者依然有王亚平老师。但不同的是,这堂课的讲台更大了——在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内,未来还将拥有“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课程表的内容更丰富了——增添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浮力消失实验、泡腾片实验等新环节。航天员老师们也热情地给同学们送来太空祝福。翟志刚:“太空科技,奥秘无穷,未来属于你们!”叶光富:“天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希望同学们张开梦想的风帆,向无尽的宇宙远航。”王亚平:“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此次“天宫课堂”第一课,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第3页共15页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迈出了一大步。体现了空间站为国民教育服务的理念,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力,激发了同学们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伟大的航天精神、科学精神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最新《天宫课堂》第一课学生心得体会范文篇3天空课堂太有趣了!那个浮力实验,太空中没了重力,乒乓球在水杯里就浮不起来了。别的实验也都非常有趣,现在才知道太空中的事情是多么不可思议,那个水球能凭空悬挂,并且还能往里面注水,再形成一个水球,还能正反成像,比哈哈镜还神奇。同时老师告诉我们所有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在太空与在地球上相比重力不一样而已。我向往太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想上太空,做更有趣的实验。最新《天宫课堂》第一课学生心得体会范文篇4今天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直播,让我对祖国的航空事业理解更深入了。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宇航员介绍的舱内结构:前面是像仓库一样用来存食物的区域,旁边还有一些特制的烤箱,微波炉和“冰箱”。后面是他们的卫生室和休息的“房间”,上面还挂着小牛布偶,特别好玩。中间是他们的工作区,他们在工作区做了许多十分有趣的实验,让大家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所以我决定好好学习,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第4页共15页最新《天宫课堂》第一课学生心得体会范文篇5“神箭”在弦,再度问天。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探索宇宙,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远古的传说,是中华儿女朴实的向往,却印证着中华民族的丰富联想与智慧。回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我国航天人胸怀航天报国之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