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化学同步备课精品6.3.1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6.3.1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法;⑵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⑶学会通过控制变量的对比试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方法⑷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知道化学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⑸知道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⑹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对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⑴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⑵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⑵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学法指导】本节课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发现,探究的教学模式,其设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其主要过程设计为: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探索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概括→实际应用→完善体系。§2-3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温故知新】(自学、回忆)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课堂研讨】1.(自学、思考)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用υ(B)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则υ(B)的计算表达式如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是什么?2.(思考、讨论)已知在2L容器内发生下列反应A(g)+3B(g)=2C(g)+D(s),测得2分钟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2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υ(A)=0.5mol·L-1·min-1B.υ(B)=1.5mol·L-1·min-1C.υ(D)=2mol·L-1·min-1D.υ(C)=-1mol·L-1·min-1通过这一题我们可以总结出:⑴以上所指的反应速率是平均反应速率还是即时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⑵能否用D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呢?1D是纯固体,没有浓度变化,若表示,只能用物质的量或质量的变化⑶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有何区别?又有何关系?3.(思考、讨论)课本P48的【实验2-5】的实验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该实验采取了哪些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为什么采取这些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4.(思考、讨论)课本P48的【实验2-6】的实验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该实验采取了哪些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为什么采取这些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5.(思考、讨论)请你仿照课本P48的【实验2-5】、【实验2-6】,以Zn与稀硫酸反应为例,设计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6.(思考、讨论)通过课本P49的“思考与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接触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温度、浓度、催化剂等根据你的结论完成下面两道试题:⑴分析下列实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填写下表。实例影响速率的因素如何影响夏天食物易变质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面粉厂都要“严禁烟火”实验室制氧气要用到二氧化锰⑵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H2的生成速率υ(H2)随时间t变化如图。其中0~t1速率变化的原因是;t1~t2速率变化的原因是。7.(思考、总结)你认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在因素有哪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2【课后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