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在朗读中体会这样一种情感和信念;2学习反复的修辞,进一步熟悉排比、比喻的修辞,通过朗读来体会这些修辞的使用所产生的作用。二重点和难点在整句和散句相结合的句式中,结合演讲的背景,领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三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设备四教学步骤㈠课文导入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紧紧抓住梦想,因为梦想若是死亡,生命就像折断翅膀的鸟儿,再也不能飞翔;紧紧抓住梦想,因为梦想一旦消亡,生活就像荒芜的田野,雪覆冰封,万物不再生长”多优美的一手诗,是呀,若是没有梦想,我们真不知会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里!其实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而且还不止一个。有了梦想,生命才有意义,生活才会多彩。梦想是创造的源泉,梦想是现实的突破,梦想是生活的滋润色,梦想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即使不能实现也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憧憬。既然梦想对于人们是如此重要,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在我们谈自己的梦想之前,先来学习一篇有关梦想的文章,看看举世闻名的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㈡了解作者和该演说的背景1幻灯片展示课题(第一张);2幻灯片展示一组有关马丁·路德·金的照片(第三张到第六张);3让同学们了解马丁·路德·金的主要经历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权运动的主要情况(幻灯片展示第七到九张)关于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领袖,牧师,非暴力抵抗主义者。波士顿大学神学博士。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1968年4月4日在田纳西州被种族主义分子刺死。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4日到6日,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为全国纪念日,1987年起金的诞辰也为联合国纪念日之一。主要著作:《阔步走向自由》(1958),《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1964),《我们从此往何处去》(1967)二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大事:1955年12月1日,亚拉巴马州黑人帕克斯夫人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被捕入狱。在金的领导下,全城5万黑人罢乘公共汽车达一年之久,终于迫使汽车公司取消种族隔离制度。1960年2月1日,北卡罗来纳州四个黑人大学生进入一餐馆小吃,白人服务员命令他们走开,他们静坐不动。后发展成为广大黑人学生大规模静坐运动,迫使近200座城市的餐馆取消种族隔离。1961年5月初,种族平等大会又开展“自由乘客”运动。不久,在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参与下,得到许多进步白人支持,逐渐发展为全国性运动,迫使南部诸州取消州际公共汽车乘坐上的种族隔离制度。1963年3月,金等人在南部种族隔离极严重的伯明翰组织示威游行,要求取消全城隔离制。示威群众遭到残酷镇压,但由于金的支持和美国联邦政府被迫干预,该城的种族隔离制全部被取消。1963年8月28日组织25万人(其中1/4是白人)向华盛顿进军,要求就业和自由。另外有些城市还开展以暴力对付暴力的斗争。迫使约翰逊总统于1964年签署《民权法》。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了解演讲词的特点1通过对课文的预习,请谈谈课题中的“梦想”具体是指什么?(通过第十一张幻灯片给出答案)2找出文章中利用了排比和反复修辞的段落;3体会这些段落的情感,先请同学谈一谈,然后在朗读的时候用心体会。㈣听这些段落的原声录音,然后请同学朗读这些段落。㈤让同学们概括一下这篇演讲词在内容、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特色。(幻灯片第十二张展示)㈥通过幻灯片给同学们展示一首有关梦想的诗歌和袁隆平关于梦想的一段论述,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梦想。(注意把握课堂时间)㈦课堂结束语:同学们的梦想都谈得很好,我们衷心祝福我们的所有梦想在不远的将来都能成为现实。此时此刻,我想到一首歌,它唱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梦想。尽管有些歌词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这种梦想绝对是美好的。这首歌叫作《祈祷》,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这一节课,再次祝福大家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