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案1、品味文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鉴赏自然之美,情怀之美,语言之美。2、领会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感悟作者对自由、安静、独立的美好生活理想的心灵追求。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学生解说绘画作品,题目,解说词。(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文章以“小屋”为中心,作辐射式联想,从一山一屋中发掘出迷人的诗情画意,使得普通的山、平常的小屋幻化出幽深的意境,透露出无穷的情韵。山明水秀,花红树绿,云霞绚烂,这一切因为有了小屋的点缀而赋予灵魂,变得越发灵动;小屋也因为掩映于这一切之中,远离尘嚣,而变得更美,更令人神往。二、世间有大美中国画家张大千感叹:“世间有大美”。——文学的大美,艺术的大美。1、自然之美问:小屋有着哪些别样的美呢?作何如何一步步将这些美展现给我们?(文中找到依据,划出关键词句,概括)示例: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清新玲珑)的小屋清新玲珑绚烂开放灵动生气清新明亮小巧别致宁谧浪漫自然之美(“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含蓄风度快乐幸福轻灵自由清晰朦胧(立足屋外)(立足小屋)2、情怀之美“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不同的人面对装饰简单的小屋,会流露出不同的态度与感受:新奇,嗤之以鼻,喜爱等。怎样的人才会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作艺术,把小屋当作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呢?【作者介绍】李乐薇,祖籍江苏省南京市,台湾当代作家。1930年生,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声、光、色、味、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气息。以心镜反射万象,以心灯烛照世界,天南地北之景,春夏秋冬之物,莫不因心境不同而折射出不同的迷人色彩!朱自清在无边的荷塘月色里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寻求着心灵的解脱;余光中在凄迷的冷雨中,苦思苦恋,怀抱着对故乡无尽的思念。客观物象+主观情感=意象(艺术)“自我情绪”问:对小屋的描绘中,你是否读出作者的“自我情绪”?那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游目骋怀:心灵散步,眼睛旅行;浪漫的文学性;享受清福、睡眠、美梦;独立、安静、自由的美好生活理想快乐的起点,幸福的终点——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情怀之美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背景介绍】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台湾文坛出现了一段真空时期。这一时期的台湾作家没有前一代的文学遗产,纵的只有中国古典文学,横的只有外国文学。而台湾社会由农业型逐渐转向工业化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发展得相当迅速,人们急功近利现象异常突出。面对西方文化带来的影响和冲突,特别是面对物质文明程度的快速提高,目光锐利的知识分子们感到:人性一方面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得到释放,另一方面这释放了的人性又常常表现出负面效应,从而又给自身带来了新的束缚。失去精神家园,寻找精神家园!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毕淑敏《我的三间精神小屋》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曹文轩《前方》通过对没有都市喧嚣、没有空气污染、没有尘世倾轧的自然之小屋的讴歌,表露了作者向往自然的理想,构筑起了独立安静、自由浪漫的精神家园。——托物言志问:比较题目“我的山中小屋”和“我的空中楼阁”。“空中楼阁”双重含义:①指山上的空中小屋;②喻指作者美好生活理想的心灵追求:自由、安静、独立的生活。——精神之美,情怀之美3、语言之美小组交流朗读摘抄本,并挑选最喜欢的一句,赏析。(1)修辞美(比喻、排比、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