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2)》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初步学会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了解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的实质和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3.初步了解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二、能力目标1.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想象能力。2.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变,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三、德育目标1.通过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间的相互转变。2.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新型清洁能源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关注环保能等社会热点。教学重点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变。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遵循能量守恒。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E反:反应物具有的能量;E生:生成物具有的能量):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放热或者吸热,那么很多同学也许会有这样一些疑问: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能量变化?为什么不同反应的热效应不同?本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先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揭示这些秘密,然后介绍反应中热效应的表示方法,最后再谈谈化学在能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和地位。二、新课教学[学生举例]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些实验来感受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请几位同学上台演示实验,下面的同学观察,并记录现象,填写实验报告(见附1)。[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见教材P29实验2-1(改动:将铝条改成镁条或者将铝条先在碱液中浸泡)。[思考与讨论]用眼睛能看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那么,你能用什么简单易行的办法来知道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1[思考、交流、回答][演示实验]见教材P30实验2-2[思考与讨论]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得出了哪些结论?写出反应方程式。2、你觉得做这个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可以做哪些改进?实验中对你最有启发的是什么?教师进行整理。[小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设疑]初中我们学过已经知道:燃烧反应是放热的;而刚才的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吸热的,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的。那么,中和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呢?下面,我们先做简单的实验来揭开这个秘密。[演示实验]教材P30实验2-3。[讨论与交流]通过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如何解释?[思考与交流]学生设计实验,并让他们回答并介绍自己的装置,再让他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通过这次实验的设计,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研究方法?2、要明显的感知或测量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减小你与同组同学的实验结果的差异?[教师归纳]1、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2、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3、要精确地测定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是要注重“量的问题”,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小实验误差。——布置作业:写出你设计的实验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思考、交流]根据你的经验体会,谈谈你对当前能源利用、开发及能源危机的看法。三、热量的利用:生活、生产和科研,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炸药开山、发射火箭等,探索物质的组成、性质或制备所需的物质,如高温冶炼金属、分解化合物等四、了解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建立起正确的能量观。除了课本知识外,也应通过阅读科普读物、多听科普讲座、多读书和看报纸等多种途径去获取这些方面的知识。五、小结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我们可以利用化学能与热能及其它能量的相互转变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服务。化学在能源的开发、利用及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能源危机中必将起带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平时可以通过各种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