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认识液体◆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3单元固体和液体”内容。从课标上看,本课属于物质领域。从课程结构上来看,本单元共有4课:“8.认识固体”、“9.认识液体”、“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1.把盐放到水里”。认识液体是在认识固体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后续学习第11课的基础。本课从内容上看,分为4个部分,一是通过生活情景图初步寻找液体,对比烟雾和流沙认识液体,初步认识到液体容易流动,没有固定现状,有确定体积和质量。二是观察、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三是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四是测量液体的质量。五是认识水平面并学习使用水平仪。从能力培养上看,主要是观察能力、对比分析能力、使用量筒和电子秤测量液体体积和质量的能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已经对科学有较浓的学习兴趣,能够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但是不会利用工具测量体积和质量。对于液体司空见惯,但是很少有学生知道液体概念和液体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道液体容易流动,没有固定现状,有确定体积和质量。2.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3.能观察、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4.会用量筒或量杯正确测量液体的体积。能比较相同体积的水和油,质量不同。5.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液体特点的探究兴趣。6.能以探究数据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7.了解液体体积和质量测量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8.意识到人类对水平仪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教学难点】知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课前准备教师材料:线香、火柴、植物油、水、牛奶、蜂蜜等适量、有起点线和终点线斜面板1块(可以在棱台水槽内画线制作)、100ml量筒1个、500ml量杯1个、颜料适量、沙漏1个、50mL烧杯4只、电子台秤1只、两个矿泉水瓶子、蓝水、牙签1根、水平仪、激光水平仪(8组)。学生材料:空矿泉水瓶2只(8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谁来说一说,固体有哪些性质?一般来讲,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既然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又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那么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比较不同固体的体积大小呢?拆分法、量筒测量法、埋盐法。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液体。板书课题:9.认识液体二、观察液体,初步了解液体的基本性质出示课本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找一找图中哪些是液体?为什么称他们为液体?全班交流讨论,图中的液体有打针的药水、池塘里的水、头上流下来的汗水、小狗撒的尿、妈妈做饭用的食用油、醋、酱油水、牛奶、汽车加的油等等。除了图中观察到的这些东西是液体之外,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液体?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液体,如饮料、眼泪、血液、柴油等等。出示飘动的烟和流动的沙两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飘动的烟和流动的沙也是液体吗?教师引导:飘动的烟和流动的沙,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这种飘动和流动跟液体的漂动和流动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把烟的颗粒和沙的颗粒进行放大,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教师出示放大的烟的颗粒图和放大的沙子的颗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识到烟和沙子的颗粒虽然很小,但它们都有固定的形状,因此,不可能是液体。老师小结:飘动的烟,流动的沙,它们与液体的流动有着本质的差异,烟尽管在飘动,沙尽管在流动,可是构成烟和沙的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因此他们是属于固体,而不是属于液体。总结,引导学生说一说液体具有哪些共同的性质?教师引导并板书: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没有确定的形状。出示固体的性质,引导学生把液体的性质和固体的性质进行比较,发现液体和固体的差别在于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而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这是区分液体和固体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完成活动手册,并交流。三、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液体,那么它们的性质都一样吗?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水、牛奶、蜂蜜和油这4种液体的性质。出示活动记录单,引导学生了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