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2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2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枯燥,但条理清晰,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在斗争中求发展。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两方面的内容,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整体设计思路是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通过对材料和图片等资料的展示让学生去感悟那个时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中完成三维目标。2.学情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初中有所涉及,但对“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涉及较少,学生的理解也不够深刻。高一学生通过对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联系前面所学内容使学生深化对本节内容的认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3.教材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是对前两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提升和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近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节内容既要讲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下,它饱受三重大山的压迫艰难发展的历史;还要看到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促使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它还推动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学习本课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辛,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资产阶级逆境中奋进的精神,使学生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教学重点:1.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2.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目的教学难点:1.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2.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4.教学目标分析【课程标准】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与能力】1.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等史实。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2.通过多所学内容的分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利用资料和图表等形式,展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让学生学会史论结合的分析方法。2.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特点产生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了解民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求生存、在争斗中求发展的史实,感受他们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加深对我们这个伟大而历经艰难的祖国的热爱之情,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2.认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才是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5.教学策略设计为达成新课标的要求,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本人主要采用展示适量的文字材料、图表资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艰难发展的状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采用史料教学法,结合前两节所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解读史料,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及教师的点拨,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教学过程设计步骤1:【教学导入】提问学生: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教师总结:展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动态图(以诗歌来形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产生:19世纪60、70年代小荷已露尖尖角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