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专题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学设计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尽情展示自我,积极体验感悟。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感悟。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疑问和思考空间,以促使学生继续进行课后的探究拓展。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以适应新课改和高考对“新情境”的解读。2.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喜欢探究,有积极参与意识。由课前学情调查得知,学生虽然在初中历史课上学习相关内容,但知道、理解的程度不是很高,只知道一些代表性企业,对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理解分析不够,材料分析能力不足。3.教材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是人民版必修II第二专题第1课,主要讲述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兴起状况、初步发展。第一目“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讲述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这是本课重点。教学中通过补充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来说明鸦片战争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第二目“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讲述民族工业兴起的途径、时间、代表企业、主要分布行业部门,教学主要按课文内容讲述,稍微补充材料。第三目“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讲述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条件、时间、发展状况、重要意义,教学中适当补充材料介绍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状况。本课重点: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发展第一个高潮概况。本课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4.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要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兴起与初步发展的状况等方面史实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教科书和相关图文资料,提高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2、通过讲述民族工业的兴起、初步发展的条件,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的关系,并进一步去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实业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5.教学策略设计本着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合理的结论。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6.教学过程设计步骤1:导入新课民族工业的今天1中国著名民族品牌图片你来当老板师:如果你想创建一个生产型企业并且发展壮大它,你觉得你需要哪些条件?生:资金、工人、原料、政策、技术……师:那这些条件古代中国能够提供吗?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经济(图片)师:自然经济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地位?明朝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夕,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后,自然经济的地位又怎样?生:自然经济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设计意图:以中国今天的著名民族品牌导入,有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学习这节课。步骤2: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呈现材料:材料一: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师:鸦片战争后,侵略者通过什么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生: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师:材料指出的是哪一手工业部门所受到的打击?生:东南沿海的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的打击师: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对中国经济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生: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材料二:武夷北苑,夙著茶名……及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卞宝地《卞制军政书》)师:材料二告诉我们什么情况,有什么影响?生:1、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一部分农产品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2、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补充介绍1、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行——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