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高一备课组班别:姓名:座号:教学目标:1.掌握新闻的文体知识(重点:要素、特点、结构。)2.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关注时事的生活态度。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一、知识积累1.什么是新闻?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①when:何时②where:何地③who:何人④what:何事⑤why:何因⑥how:何果3.消息的特点:①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②快:时效性③短:消息要求短。④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4.消息的结构①标题(正标、副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②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介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④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二、课前预习1、给加黑字的注音。停泊(tíngbó)世人瞩目(zhǔ)旗帜(zhì)接载(zài)降落(jiàngluò)2、解释下列词语凝重:1.庄重;稳重。2.厚重;沉重。掩映:1.或遮或露,时隐时现。2.遮映衬托。易帜:改变自己原来的思想、立场、主张等。接载:用车、船等接送。子夜:夜半子时,半夜。陈迹:旧迹;遗迹。3、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本课文主要选取了以下这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请根据要求填写时间或事件。时间事件4点30分港督离任时,降旗仪式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的告别仪式7点45分第二次降旗仪式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7月1日临晨第一分钟升五星红旗,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7月1日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三、合作探究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六要素时间:1997年6月30日-7月1日地点:香港人物:中国英国政府事件发生的原因: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经过和结果:举行了港督离任的降旗仪式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易帜,升五星红旗,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港督驶离香港,宣告英国对香港统治的结束。2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如:第4、7、11自然段。背景中有港督府的修建,历史事件回顾,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时间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增添作品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内涵(历史将不再重演)3文在哪些方面体现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准确的时间、生动的场面等)4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明确:⑴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⑵“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标题一语双关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这个标题不仅揭示了事件的主题,而且新颖别致,寓意深刻。5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中心本文通过描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场景,出色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6细阅读以下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