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一、导入课文(投影1-3):介绍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公里。其间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著称于世,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的旅游热点。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源:Z&xx&k.Com]夔州歌十绝句(之一)杜甫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来源:学科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二、介绍创作背景和作家(投影4-5):课文节选自《长江三日》,这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刘白羽同志于1960年11月中旬,乘“江津号”顺流而下,从重庆到武汉。一路上,作者被“大自然伟力所吸引”,写下了这篇描绘祖国河山壮美景色,抒发庄严美好的革命豪情的文章。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写连续三天在长江航行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日11月17日写的长江迷蒙的雾景和雄伟的夜景;第二日11月18日写的长江三峡瑰丽奇特的景象;第三日11月19日写的长江平静清丽的风光。课文节选自第二日所记,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刘白羽(1916——)现代作家,北京人。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参加《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工作,1946年到东北解放区作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获斯大林文学奖金。曾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散文热情奔放,感情真挚著名。三、检查预习情况(投影6、7:字音字形解释)四、整体分析课文:[来源:学_科_网]提问: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投影8-11)答:本文在描写三个峡的具体景象之前,有一段总写感受,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第二部分(第2段)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第三部分(第3~5段),写穿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第四部分(第6~9段),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教师展示三峡图片,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图片进行讲解。(投影11-19)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讲解归纳出本文的写景特点(1)抓住景物特点。(投影20)(二)采用富于变化的表现手法。(投影20)作者描写三峡景色,基本写法是相同的写所见、所闻、所感,但也各有侧重之处。1.写瞿塘峡主要用拟声绘色的描写。声音:“万水奔腾”、“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一片哗啦啦的水声”声音巨大雄浑,撼人心灵。色彩:“金色阳光”“墨色巨礁”“乌沉沉的云雾”“绛紫色的山峰”“一团红雾”“倒影如墨”的巨石“碧绿如翡翠”的山峦色彩绚丽浓烈,撩乱人的视线。[来源:学§科§网Z§X§X§K]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2.写巫峡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见课文P17—18,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通感: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也称移觉。[来源:学科网ZXXK]例: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析:“交响乐”听觉,“飞翔”心理感觉。运用了通感、比喻。3.西陵峡着重写自己的感受。[来源:学。科。网Z。X。X。K]由于作者变换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所以三个峡给人的印象始终是新颖的、生动的。由于作者着力刻画它们的不同特点,所以读来毫无重复之感。(三)情景交融。(投影21)1.第一自然段,表现了作者热爱长江,以祖国有这样雄伟而瑰丽的河流而自豪的感情。2.第八自然段结尾句对战胜大自然如此,对一切工作中的困难也如此,表现了作者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来源:Z|xx|k.Com]作者写景不只是如铺开画卷一样,一幅幅地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面貌,而且是饱蘸着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