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抄检大观园教案2●说课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四回。这是一件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重大事件。阅读本文,想一想这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的双方各有那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分析王熙凤、王善保家的、探春和晴雯等形象在这场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本文从人物性格出发,通过人物的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特点又在情节发展中得到了充分表现。人物性格愈鲜明突出,构成的情节也就愈生动。鉴赏本文要注意这个特点。●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了解抄检大观园的前因后果。2.明确不同的人物在抄检大观园这一事件的不同立场与态度,辨明人物之间的关系,关键把握“抄检”中的三个反抗人物的不同的性格特征。3.学习本文随时间的推移,把一处处被抄检的情景分镜头逐次展现出来,在对比中形成波澜起伏的动人情节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在矛盾纠葛与冲突中塑造人物的手法。●教学难点情节安排上的特色——分镜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引导评价式,引入对文章主要矛盾的理解,再通过文字对人物进行评价、鉴赏。●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录像有关情节的播放。有关大观园的图片资料。●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在投影上打出大观园的图片)介绍大观园的来历和情况:大观园本是贾府为迎接贵妃元春回家探亲而建造的省亲别墅。元春回宫后,怕家人将其敬谨封锁,致使园景荒寥,就让宝玉和那些能诗会赋的姐妹们去园中居住。这就使大观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女儿国。它与充满虚伪、恶浊、狡诈的世俗世界相比,则多少有了些天真、直率与自由。因此它遭到封建家长们的反感,以致对其来一次大摧毁,也是必然的事。二、整体感知抄检大观园是一个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重大事件,要明确文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的双方各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本文所反映的主要矛盾是贾府中的宗系矛盾。矛盾的一方以贾赦、邢夫人为代表,他们在宗系斗争中处于劣势,文中着重刻画了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心腹,作者对她的刻画,实际上是为了影射邢夫人。矛盾的另一方以贾政、王夫人、王熙凤为代表,他们在大观园中处于统治地位。一向刁钻强悍的王熙凤在文中一反常态,成了息事宁人的和事佬,这与维护贾政、王夫人一方的统治地位有关。三、重点解读1.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下面的问题。《红楼梦》中一向很有身份、很有“派”又很有修养的王夫人在绣春囊事件上如此紧张激动,又如此凶恶反常,这是为什么?明确:文章开头,写王夫人突然来到王熙凤这里,而且“气色更变”“一语不发,走至里间坐下”“含着泪”拿出了那个绣春囊,继而“泪如雨下”,王夫人为这一小小的绣春囊如此冲动,如临大敌,只因为:其一王夫人确实是一个古板正统的女人,她容不得任何一点邪恶之事,而封建社会一向有所谓“万恶淫为首”之训,所以绣春囊她不能容忍。其二王夫人是掌管贾府的管家太太,她的地位,决定了她的责任。绣春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囊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现在大观园里,这管家不严、理家不当的责任,王夫人是无法推脱的。她丢了面子,怎么能不冲动。其三这个绣春囊是邢夫人得到的,但她却不声不响地交给了王夫人。这一行动的潜台词,显然是很丰富也很尖锐:这个家是你王夫人掌管的,管成这样,看你怎么处置吧!一副看笑话、隔岸观火的架势。这些怎能不让王夫人“气色更变”“泪如雨下”呢!2.阅读课文第五段至第九段,完成下列问题。(1)抄检大观园共有几处,哪几处是详细地刻画,哪几处是一笔带过?明确:共抄检了七处,怡红院、探春院和迎春院是详写,其余处是一笔带过。(2)分析抄检大观园时的写作特色——分镜头,在抄检的过程中,王熙凤及其打手们各抱什么心态。明确:抄检了七处,就七样,决不雷同。脂批说:“各得自然之理,各有自然之妙。”确实如此;就是抄检者们,在七处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心态,下面就逐一分析:第一处:抄检“上夜的老婆子屋内”有这样的描写,“待贾母安寝了,宝钗等入园时,王善保家的便请了凤姐一并入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这里的“喝命”是王善保家的动作,虽然只拣出些多余的“蜡烛灯油”等物,王善保家的道:“这也是赃,不许动,等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