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教学目的]1、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3、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显示]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显示]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显示:病梅馆记]二、解题:[显示作者简介,配图片,古乐“梅花三弄”]龚自珍,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散文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直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10年,都是做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有功焉。”[显示]学生明确以下五点: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sè)人,号定庵(ān)。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⑤题目——“记”是记事文体的一种,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三、诵读:1、教师范读正音:[显示]以欹(qī)为美鬻(yù)梅者甘受诟(ɡòu)厉江宁之龙蟠(pán)使余多暇(xiá)日遏(è)其生气2、三名学生各读一段,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显示:教学目标]3、释译:[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方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显示]重点弄清以下内容。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1)结合句子理解“以”、“之”、“其”三个虚词。以:①梅以曲为美②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③以求重价之:①江宁之龙蟠②即泣之三日其:①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②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③斫其正(2)结合句子理解“夭”、“病”、“绳”、“顺”四个活用的实词。夭----使弯曲病----使病绳子----约束顺----使顺着天性生长(3)结合课文释译以下九个句子: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办得到的。⑤斫其正,养其旁条砍掉那些端正的(枝条),培养那横斜的枝条。⑥既泣之三日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⑦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⑧予本非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