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二中学2014年高中语文报任安书(第三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研习5、6节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放失(yì,义):散失。失,同“佚”。下流多谤议下流:负罪受辱的处境。仆以口语遭遇此祸口语:言论。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翻译:也是想借此探究自然与人事的关系,贯通从古到今的历史发展变化,完成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著作。(2)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翻译:因此,愁肠每天都反复回转,在家里就恍恍忽忽若有所失,外出就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如今少卿却教诲我要推荐贤士,岂不是和我内心的苦衷相违背吗?三、归纳文言现象(一)通假字(二)词类活用(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这里是作者的谦称)(2)倡优畜之(倡优: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3)太上不辱先(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4)何足贵乎(贵:形容词作动词。称道)(5)且勇者不必死节(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6)韩非囚秦(囚:动词的被动用法,被……囚禁)(三)古今异义1、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再:两次;今义:第二次)2、曩者辱赐书(辱:表示谦称;今义:耻辱)3、意气勤勤恳恳(意气:情意。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勤勤恳恳:诚恳,恳切。今义:勤劳而踏实)4、若望仆不相师(望:埋怨,怨恨;今义:希望)(师:效法;今义:老师)5、幸勿为过(过:责备;今义:过错)6、用之所趋异也(用:因为;今义:使用)7、其次不辱身(身:自己;今义:自己)8、婴金铁受辱(婴:绕;今义:婴儿)9、审矣,何足怪乎?(审:明白;今义:审判,审讯)10、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所以:……的原因;今义:因果连词)11、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触,碰;今义:一种武器)12、受械于陈(械:刑具;今义:机械)13、念父母,顾妻子(妻子: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14、定计于鲜(鲜:不以寿终;今义:新鲜)15、恨私心有所不尽(恨:遗憾;今义:怨恨,仇视)(私心:自己的心愿;今指为自己打算的念头)1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发愤:抒发愤懑;今义:刻苦努力)17、思垂空文以自见(垂:流传;今义:垂直)18、素所自树立使然(树立:立身处世。今指建立)19、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沉溺:落入。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20、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常:不一般。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21、下流多谤议(下流:负罪受辱的处境。今义:卑鄙龌龊)22、仆以口语遭遇此祸(口语:言论。今义: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四)一词多义师若望仆不相师(效法,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名词)或师焉,或否焉(从师学习,动词)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师)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显露,动词)使人先表雍水(设立标记,动词)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连词)思厥先祖父(他们的,代词)乃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却,转折连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副词)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代词)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是,就是,表判断的副词)倾权倾五伯(超过,动词)对此欲倒东南倾(倒,动词)(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省略句阙然不报,幸勿过(之)(2)被动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以“被”表被动)下流多谤议(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3)固定结构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无乃……乎”不是……吗?恐怕……吧?)四、探究阅读:1、提问: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明确: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