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1.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1、字音:紫荆(jīng)易帜(zhì)停泊(bó)超载(zài)登载(zǎi)蒙(mēng)骗蒙(měng)古婆娑(suō)噩(è)梦嬉(xī)笑撰(zhuàn)写雏(chú)菊窒(zhì)息剥(bō)夺剥(baō)皮2、词义:婆娑: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枝叶纷披的样子。3、文学常识: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奇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别意义的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亮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亮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2.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2、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心情抑郁不伸的样子。)3、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凿)4、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5、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6、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二、古今异义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怨灵修之浩荡(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宽阔而壮大)2、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义:善于投机取巧;今义:技艺巧妙)3、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缓缓语文坊精编)(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5、宁溘死以XX兮(XX,古义:随流水而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6、长余佩之陆离兮(陆离,古义:修长;今义:色彩繁杂)三、固定词句1、九死未悔: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管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2、方枘圆凿:方榫头插不进圆榫头眼。比方两者不相容,格格不入。3、鸷鸟不群:凶狠的鸟和一般的鸟不合群。比方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4、忍尤攘诟:临时忍受耻辱,为的是等待洗雪。3.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兴奋)2、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6、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8、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9、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10、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11、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二、古今异义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4、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同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7、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