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新题解答【例1】(1996年上海)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解析:氯气遇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和干燥有色布条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故A、B无法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C中由于Cl2能使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Cl2的部分化学性质及氯气的漂白原理。【例2】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和氯气的混合体aL,经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bmol氢氧化钠完全转化为盐,那么a与b的关系不可能是()A.b=B.b<C.b>D.b≥解析:本题混合气体aL中,H2与Cl2的体积比有三种:Ⅰ.V(H2)=L,V(Cl2)=L时,反应后全部转化成aLHCl气体;Ⅱ.V(H2)>L,V(Cl2)<L时,反应后除生成HCl气体外还剩余部分H2;Ⅲ.V(H2)<L,V(Cl2)>L时,反应后除生成HCl外还剩余部分Cl2。因此,如果是上述1、2种情况则发生H2与Cl2反应和生成HCl被NaOH吸收;如果是上述3种情况,则过量Cl2还与NaOH反应。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Ⅰ.H2+Cl22HCl,Ⅱ.HCl+NaOHNaCl+H2O,Ⅲ.Cl2+NaOHNaCl+NaClO+H2O当=1时,反应按Ⅰ、Ⅱ式进行,生成气体全部被吸收,b=;当>1时,反应按Ⅰ、Ⅱ式进行,反应后H2有剩余,b<;用心爱心专心当<1时,反应按Ⅰ、Ⅱ、Ⅲ式进行,反应后气体没有剩余,b>。答案:D点评:本题目主要是考查Cl2的部分化学性质及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综合性、思考性较强,具有一定难度,是一道较好的题目。【例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解析: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如MnO是含金属元素的阴离子;在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有正、负两种价态的前提下,若一种化合价为正价的元素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被还原;若一种化合价为负价的元素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被氧化;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可能得到金属单质,也有可能得到低价金属阳离子。答案:AD点评:本题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w.w.w.k.s.5.u.c.o.m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