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谏太宗十思疏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先回顾一、二段的板书,熟悉课文的脉络,然后背诵。背诵完毕,教师强调: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二、研习第三段。1、自读第三段,做到语音准确,停顿正确。2、请学生朗读这一段,注意其停顿是否正确,并且翻译这一段。重点词语:谦冲,谦虚;满溢,骄傲自满;正身,端正自己(的行为);此处可以结合治身的准则来进行德育渗透:谦受益,满招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正人先正己等等古代治身良训。3、分析段意:(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思”的核心内容是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的,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它大体上是每两句成对,两句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因而可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知足”“知止”(克制物质欲望),不奢纵扰民;二是“谦冲自牧”,不骄傲自满;三是“慎始敬终”,不好逸无度;四是“正身黜恶”,不受蒙蔽利用;五是赏罚公正,不凭个人喜怒。徐此之外,又有“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两条,也应包括在“治平天下”的条件之内,因为选能择善权在人君。但这两条与“十思”性质不同,做到“十思”,才能选能择善。果能做到“十思”,“宏兹九德”,选能择善,那么,政治前景一片光明:(从秉性气质、品格能力区分)智、勇、仁、信四种人各尽其长,(从职役划分)文、武两类人各尽其用。人君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如果各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十思”的内容:思知足—思知止—思谦虚—思容纳—思节制—思敬终—思纳谏—思正身—思赏罚公正;)(2)“十思”的意义: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可以达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三、细读课文,把握全文思路,并品味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的特点。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读出意蕴,读出情感,也读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玩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我们享受终生。五.课内训练1.写出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准确地进行解释和翻译。2.当堂完成课文后面“思考和练习”的字词练习。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