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4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十七课五四爱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原因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2、具体原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3、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二、过程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19年5.4——6.31919年6.3日之后活动中心北京上海运动主体学生工人阶级斗争方式罢课“三罢斗争“【要点解析】1、五四运动最具概括性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在五四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五四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这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一个重要标准。三、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仅仅是初步:因为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1、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2、罢免了张宗祥、陆宗舆和曹汝霖三个卖国贼的职务。3、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这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拒绝签订列强条约)四、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用于解放的精神。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6、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蒙了人民的思想,为革命准备了力量。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项目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根本不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目标不同民主共和国人民民主共和国革命深度不同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革命纲领彻底,广泛发动群众结果不同任务没有完成,以失败而告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胜利而告终1六、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比较(模块总复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