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难点重点分析]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2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教学设想]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安排一教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1、文学常识:词又分为诗余、长短句、填词、乐章,原全称“曲子词”,即歌曲中的歌词。起源于民间,兴于隋唐,盛于宋,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为词调或词牌。词根据风格可以划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划分为小令、中调、长调。2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3、背景简介: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二、指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1、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上下阙的主要内容?上写赤壁之景下写人生感慨2,上阙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明确:气势磅礴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字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字本义为“马骇也”,意即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之汹涌;“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千堆雪比喻巨浪3、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环境描写的作用。①、环境描写可以提供人物活动的广阔空间,显示事件发展的时代背景。②、环境描写可以展现地区风貌和风土人情,增强文章的真实感。③、环境描写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④、环境描写可以从侧面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⑤、环境描写可以渲染烘托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为英雄的出场创设一个广阔的背景。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4、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小组讨论明确:小乔初嫁了---------英雄雄姿英发-----------有气魄羽扇纶巾--------------儒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为什么单单怀周瑜周瑜苏轼参考:建功年龄二十多岁四十多岁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虚职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婚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5、抒发什么感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