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合作与讨论通常情况下在对流层大气中,空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即高山顶上的空气要比高山脚下的冷。一般来说,对流层内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这种下部气温高上部气温低的原因是低层空气热量,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太阳直接照射,加热大气,但被大气直接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是“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二是地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吸收的热量增多温度上升,地面和大气之间存在温差。地面将部分热量辐射出来加热了低层大气,这样离地面愈近的大气获得地面的热量愈多,温度也愈高。相反离地面愈远则温度愈低。有时候,低层空气也会出现与此相反的情形,即下层气温低,上层气温高。这种气温随高度递增的现象在气象学上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的大气有一定的厚度,这层大气称为逆温层。逆温的出现对天气或人类活动会造成哪些影响?解题思路:(1)对天气的影响:由于下层气温低于上层气温,所以大气层结比较稳定,风速小,降水少等。(2)对污染物排放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逆温层的存在使空气处于稳定状态,空气中的垂直运动受到抑制。工厂里烟煤燃烧排放的烟尘、汽车尾气和地面上扬起的尘埃等有害气体聚集在空中不易向上扩散和稀释,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有逆温存在时空气质量差,晨练的朋友要特别注意避开这段时间,以免不清洁的污染物吸入体内,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影响身体健康。(3)其他方面:下层气温高于上层气温,则对流运动很弱,所以飞机的飞行会变得平稳。思考过程本节应达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特点;另一方面,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换言之,要提出“什么是自然环境”这个概念,这也是本节的根本要求。就本节内容来说难度相对较低,完全可以以自学的形式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习时注意以下方面:(1)内部圈层只要求能说出各个圈层的名称、界线和基本特征即可。(2)大气圈要求掌握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作用和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内容较多,且知识联系也多,建议用填写如下表格的方式来学习。厚度直接热源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大气的运动形式与人类的关系高层大气用心爱心专心平流层对流层(3)水圈主要突出其作用,同时也要了解一下地球上水的组成。生物圈则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4)本节最终的落脚点要知道各个圈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相互渗透的。各个圈层相互重叠,在四大圈层相交界的位置,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特别迅速,这也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之所在。【例题】一架客机沿东经160°在12千米的高空从赤道向北极飞行,飞机上的旅客可能的感受是…………………………………………………………………………………()A.先上下颠簸,后平稳飞行B.先平稳飞行,后上下颠簸C.一直颠簸D.一直平稳飞行思路:对流层内对流显著,但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0~12千米;而高纬度地区由于地面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飞机沿12千米高度飞行,在中、低纬度地区飞机应该处于对流层内,而到中、高纬度地区,飞机应该在平流层里飞行。对流层里由于空气对流运动旺盛,所以飞机会有上下颠簸现象,而后进入平流层,由于气流运动以平流为主,所以飞机会平稳飞行。答案:A例题解析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中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解析:由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就平均下降0.6℃,即垂直递减率为0.6℃/100m。如果高度海上升100米气温下降数值大于用心爱心专心0.6℃,则称为高于垂直递减率;相反,则称为低于垂直递减率。就本题而言,地面温度约为20℃,3000米高度约为—12℃,6000米高度约为—33℃。3000米以下的气温递减速率约为[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