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的外貌描写、言行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学习文章语言,解读难句、品读饱含作者情感的语句;3、品评人物,以性格、品质为关注点,注意人物性格中包含的时代因素;4、品味散文中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二、教学重点:1、品评人物要从人物外貌言行关注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品质。2、关注文中表现出来的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笔下刻画的“热心肠”含义;2、把握演讲过程中先生流露的情感倾向。四、语基整合1、给划线字注音戊戌显宦叱咤莅校迥乎不同精悍步履激亢谦逊箜篌酣畅屏息拭泪蓟北涕泗2、给形近字注音并组词。亢()宣()吭()渲()迥()漫()沆()暄()炯()谩()3、字义显宦:地位显赫的官员。叱咤风云:怒斥之声,令风云失色。形容轰动一时的人物。今多指将帅、左右时局者的威风、气势。叱咤,发怒吆喝。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差得很远。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激亢:激昂高亢。谦逊:不自大或不虚夸;谦虚,不高傲。涕泗:眼泪纵横的样子。太息:长声叹气。五、知人论世1、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逃亡到日本后的先生,为国担忧,心焦如焚,反用‘饮冰室’写出内心之热的赤子情怀,《庄子•人间世》有一句话‘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先生的书斋名表明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2、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编《新月》月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3\谭嗣同,是为了变法而主动赴死的。当初,变法失败,他把自己的书信、文稿交给梁启超,要启超东渡日本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启超劝他一起东渡,但谭嗣同断然拒绝。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后来,嗣同果然被捕,在狱中写下绝命诗。其中两句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临刑前,他仍意态从容,镇定自若,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4、《箜篌引》是古乐府体裁之一,与歌、行是同一类的,李贺等人都写过“箜篌引”。本文的《箜篌引》是讲述一个白发狂夫不顾一切渡河(那时滚滚的大河,没有工具不可能渡过),结果惨被河水吞没。妻子尾随而至,来不及制止。随后这位妻子抱着箜篌反复吟唱《箜篌引》,最终跳进滚滚江水中跟随丈夫去了。《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曾对此诗做了这样的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5《桃花扇》:清初作家孔尚任作品,四大古典名剧之一(《西厢记》元杂居王实甫《牡丹亭》明汤显祖《桃花扇》《长生殿》清初洪晟)描写南明王朝弘光皇帝朱由崧昏庸无能,任由奸臣阮大铖、马士英兴风作浪,致使大明江山被断送,清军入关,百姓陷入战乱祸害的历史。这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300年亡国的历史经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