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一、说教材课文是一篇翻译作品。文章写了一个小姑娘从缠着妈妈不愿长大,到为了妈妈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过程,赞美了这位小姑娘对妈妈、对家庭的热爱。课文比较长,但是语言浅显、内容简单,情感也很贴近学生。二、说学情这篇课文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现在的小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自理能力比较强,文中小姑娘的成长过程则可以给今天的小学生以启迪,明白为什么要长大怎样算是长大,怎么才能长大。阅读方面,学生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开始学习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本课教材,着重训练学生抓住小姑娘的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深入阅读,并继续学习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感悟,体验小姑娘内心发展的历程。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及课标要求,确定第二课时目标为: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姑娘是怎么长大的,知道她后来希望长大的原因。2、学习小姑娘独立自理的精神,学习她关心别人,懂得照顾别人。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今后应该怎样做。四、说教学重难点懂得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事思想品格的成长,要学会关心别人,承担责任。五、说教法“读课文理解词句”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要落实这点还得从句子入手。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划划、圈圈、填填都是一些比较直观,便于学生操作的方法。因此,本堂课中,教师主要让学生用“划一划句子、圈一圈句子”等方法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六、说教学过程1、联系旧知,谈话入境。紧扣单元主题“成长”,在导入新课时,先请学生听一段诗歌录音《我长大了一岁》。学生自然地回忆起一年级的情景,然后启发谈话:两年以后,我们又长大了,你喜欢长大吗?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导入由生活出发,自然引入。学生有话可谈,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学生独立识字之后,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对于这样一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的课文来说,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很有必要。3、深入阅读,理解感悟。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真正的长大是能够独立自理,并学会理解、关心、帮助别人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出示课件,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完成表格,让学生找一找文中三次小姑娘想长大的原因和为家人做了哪些事,并把这些句子划一划,圈一圈。(自己洗脸叠被,吃早饭买菜,洗碗,做粥擦玻璃,刷厨房,收拾衣柜,帮妈妈送奶)学生汇报后,我从课题入手,主要设计了两个主线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探究。(1)阅读课文,小姑娘的心里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不愿长大------长大一点------再长大一点------再长大一些------长大的感觉也不错)(2)小组合作探究:小姑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逐步体会小姑娘是因为心疼妈妈、关心妈妈、爱妈妈才越来越盼望自己长大。为了帮助学生自主解决这两个问题,我重点指导学生朗读9——12自然段,这四个自然段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段落,主要分三层写出了小姑娘逐渐长大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感情的重要方法。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发挥学生的示范作用,从而促使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4、理解“长大”的真正含义学习完本课之后,我相信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我出示课件,这是我课前精心准备的几幅图画,请学生判断一下哪些是“长大”?孩子们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的说了起来,第一幅中的同学个子很高,却并没有帮家人做事,不是真正的长大;第二幅图中的小朋友能主动为班级做好事,是长大了„„在孩子们发言完后,我问他们:现在你们知道“长大”是什么意思了吗?学生互相交流。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事思想品格的成长,要学会关心别人,承担责任。我补充:只向亲人提要求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看不到亲人忙碌、忧愁的孩子长不大;只说“爱妈妈”没有行动的孩子长不大;偶尔做一次好事,不能承担责任的孩子也很难长大。5、联系实际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