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第1课时(一)本课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形成交流、反思的学习习惯。2、以二氧化硫的知识学习为线索,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设置适宜难度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获得探究成功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可逆反应;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问题讨论、实验探究。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安排为三课时,本节教学为第一课时。(二)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流程图:注:表示课堂教师行为表示课堂学生行为表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展示图片: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二氧化硫对植物的侵蚀、酸雨及二氧化硫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观看图片并从中获取有关二氧化硫的重要信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以及1教师展示图片,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汇报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实验操作,发现SO2的特性师生互动,整理SO2的性质,总结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探究SO2的物理性质师生互动,从组成预测SO2的性质,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师生互动,从氧化还原理论预测SO2的性质,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汇报结果。分析反应前后元素价态变化,得出结论学生练习,提高知识迁移及应用能力【引言】二氧化硫既是化工原料又是一种污染物,我们如何合理利用它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它的性质。获取信息的能力。引入新课。实验探究SO2的物理性质【讲述】对于一种化学物质,我们通常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研究,下面先来研究SO2的物理性质。【指导】教师巡视,指导实验。分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1、观察试管中SO2的色态,打开胶塞,扇闻气味。2、把试管倒立在水中,打开胶塞并轻摇试管;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并取出。3、描述实验现象并归纳SO2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实验探究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过渡】接下来,我们讨论SO2的化学性质。首先从组成上看,SO2属于什么氧化物?【启发】CO2是我们熟悉的酸性氧化物,它有什么化学性质?请你推测SO2的化学性质。【设问】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SO2是酸性氧化物呢?师生共同评价方案。教师巡视指导。【介绍】讲述可逆反应的概念。思考、回答:SO2是酸性氧化物,应具有与CO2相似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生成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性氧化物生成盐。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汇报交流:1、用pH试纸测SO2溶液的pH值。2、向SO2溶液中滴入2~3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3、向装有SO2的试管中加入NaOH(含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4、向装有SO2的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描述现象汇报结果,得出结论。完成上述反应的方程式。概括可逆反应的特征,并能根据其特征判断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指导学生从物质类别所具有的通性预测某具体物质的性质,并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学会合作与分享。了解可逆反应。【过渡】以上我们讨论了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分析SO2中S元素所处的化合价,结合氧化还原理论思考、回答:SO2中的S为+4价,处于S元素的中间价态,根据前面所学的氧化还原理论推测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从氧化性、还原性来研究物质的性2实验探究SO2的氧化性、还原性预测SO2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引导】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SO2具有还原性呢?教师巡视指导。【投影】1、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方程式。2、分析在下列反应中SO2起什么作用?2H2S+SO2=3S+2H2O小组讨论,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