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杂货船积载3.1.1核算船舶载货能力船舶载货能力是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承运的货物数量的最大限额以及承运特殊货物或忌装货物的可能条件和数量限额。一.船舶载货能力包括:1.载重能力载重能力是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承运货物重量的最大限额,用净载重量表示。2.容量能力容量能力是指船舶所能容纳货物体积的最大限额。3.其他载货能力指对特种货的隔离、承载能力。二.船舶载货能力核算(1)核算目的。是比较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以便判明船舶能否接受该航次装货清单中所列的货物品种和数量,如出现船舶的载货重量能力和容量能力均未得到充分利用,即亏舱、亏载过多,应及时联系,尽量争取追加货载,以免造成运力浪费;若货物数量过多,在重量、体积、件数及特殊要求等方面有一项或数项超出船舶相应能力,致使货物不能全部装船,则应及早退掉部分货载,以免影响船舶装载和开航。(2)核算方法包括计算航次净载重量、确定船舶的特殊载货能力和了解船舶特殊载货能力三方面。本航次计划所运载的货物能否被船舶全部接受,应满足以下条件:如有特殊货物,则对船舶结构、设备等方面要求应得到满足。式中:cchdQNDWVVVQ--航次货运量(t);cV--包括亏舱的航次货物体积(m3);dVdV--甲板可用载货空间容积(m3)。3.1.1.1船舶的载重能力一.船舶载重线的确定如果航路上的水深足够,在始发港确定航次最大总载重量时,只须保证船舶在该航次的任一航段、任何时间,船舶两舷相应于所在区带、区域和季节期的载重线上缘不被水淹没即可。方法如下:(1)整个航次都在同一载重线海区时,按规定的载重线确定DWmax;(2)由低载重线海区驶往高载重线海区时,按低载重线确定DWmax;(3)由高载重线海区驶往低载重线海区时,按下列规则确定DWmax:a)当高载重线航段油水消耗量大于等于高、低载重线的排水量之差时,按高载重线确定DWmax;b)当高载重线航段油水消耗量小于高、低载重线的排水量之差时,按低载重线排水量加高载重线航段油水消耗量确定DWmax。二.航次净载重量的计算在船舶装载能力的考核中,上述后两项内容可通过收集查找船舶和航线、港口资料来实现,但对净载重量的考核涉及港口和航道水深、航行海区、航行里程等因素,需要通过计算确定。船舶的净载重量等于船舶总载重量减去航次所需的燃料、淡水、供应品等总储备量船舶常数,即:NDW=DWT-∑G-C计算航次净载重量就是要对公式中的两个变量,即总载重量和总储备量进行计算。1)总载重量的确定船舶的总载重量取决于使用何种载重线或装载吃水,确定总载重量就要确定使用何种载线和航线、港口有无吃水限制。具体地说,(1)当航线无吃水限制时,应根据本航次船舶经过的海区和季节期,从载重线海图中查得应该使用的载重线,据此此查得总载重量。在跨越不同海区时,应按以下原则计算:①若船舶由低载重线海区(如夏季海区)进入高载重线海区(如热带海区),应以低载重线计算。②若船舶从高载重线海区进入低载重线海区,比如,从热带海鸥进入夏季海区,也应以低载重线计算,但装载时的吃水可以加上船舶从装货港到进入低载重线海区之间所消耗的总储备而减少的吃水数,但总吃水数不得超过高载重线海海区所允许的吃水。(2)当航线有吃水限制时,应以航线最浅处吃水为计算基础,再加减其他因素引起的吃水变化量。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潮汐、总储备的消耗、水的密度、保留的富裕深度。在些条件下,船舶的装载吃水可通过下式求得:d=DS+HW+⊿Dg+⊿Dd-Dr式中:d---装载吃水;Ds----航线最浅处基准水深;HW--过浅点时可利用的潮高;⊿Dg―――从装货港到浅点处消耗的总储备带来的吃水减小量;⊿Dd―――浅点处水的密度对吃水的影响量;Dr-――浅点处应保留的富裕水深。富裕水深保留多少与船舶大小和航速等因速有关,万吨船一般取0.5米~0.7米。2)航次储备量的确定我们知道,航次总储备量是一个变量,航次越长、越复杂,总储备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在总储备量中,有的变化很大,如燃料,淡水;有的变化很小,如船员的食品,供应品等。为计算方便,我们根据这个特点把总储备量分为以下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