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球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内容摘要】:手球运动是一项全民健身的娱乐项目,自手球比赛被列入2022年杭州亚运会比赛项目以后,手球运动在浙江省掀起了一场热潮。本文将幼儿喜爱的手球运动带到幼儿园,立足《指南》和《纲要》的精神,从教师、幼儿等多层面充分挖掘手球活动的教育价值,从而推动手球运动在幼儿园中不断科学高效发展。【关键词】幼儿园手球如今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深受各地幼儿园的重视,但在国内幼儿体育发展中有存在缺乏专门的幼儿体育课程;缺乏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缺乏幼儿体育活动的环境设施及活动的安全保障不足等问题。而手球活动是一项综合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各项动作技能的发展,幼儿也很喜欢的体育运动。幼儿手球规则简单,幼儿容易掌握,安全性高,其中比赛流畅和观赏性高;通过比赛可以培养幼儿对比赛规则的读懂和理解,学会观察、预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比赛游戏增加了幼儿之间的配合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幼儿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幼儿手球课程不仅仅是运动课程,更是一门教育课程!杭州市仙林实验幼儿园以此为平台,打造“手球”园本特色课程。一、构建园本化的手球课程体系1.制定课程,贴近幼儿年龄特点。进一步制定完善仙幼手球课程,运用情景游戏化教学,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游戏化“练习”,摒除成人化训练。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科学地整合手球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从易到难,因材施教,拓展思路,培养创新的游戏玩法,综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促进手球活动的顺利开展。2.激发兴趣,鼓励幼儿自主参与。将手球活动列入幼儿园园本课程之中,以游戏为主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练。为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定期开展小组与小组、班级与班级之间小型多样、生动有趣的手球活动,培养幼儿兴趣,满足幼儿强烈的比赛欲望和好奇心。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报名,大胆参与,以兴趣为驱动力,激发幼儿对手球运动的喜爱。3.立足儿童,凸显特色课程价值1.融合性:关注幼儿学习发展整体性,形成多元智能的融合。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强调课程与运动、学习、生活、游戏的融合,形成身体动觉、空间、自我认知、人际、语言等多元智能,在各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中,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最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1.游戏性:关注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好动与爱玩本来就是幼儿的本质与天性,幼儿绝大部分的感觉与知觉,均是透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幼儿园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与内容、创设趣味的手球游戏,满足幼儿的学习的特点。1.差异性: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开发幼儿运动的潜能。在开展活动时,必须考虑到每个孩子发展水平的差异,通过创设难易程度不的场景、提供宽松自由的多种活动形式、教师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分层和个别指导、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开发每个幼儿的运动潜能。1.体验性:关注过程、重视体验,提升幼儿自主能力。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幼儿手球课程一切都应建立在幼儿直接体验基础上,为幼儿创设各种手球活动的环境和内容,提供给每一位幼儿参与各种手球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幼儿在自身的主动体验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二、形成多元化的幼儿发展体系1.普及提升,聘请专业指导教师。幼儿园手球运动的开展采取普及与提升相结合的方式,普及是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手球的学习,将手球课程列入幼儿园常规的教学活动之中,让孩子们爱上手球,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手球的种子。同时在每周二、四,结合幼儿园社团活动日,外聘专业的手球教练为孩子们进行专业的授课,选拔优秀的选手组成幼儿园萌娃手球队,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通过普及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幼儿园手球活动的实效。2.多元发展,拓展幼儿新领域。为幼儿园手球运动特色拓展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增强幼儿参与手球活动的兴趣,增进家长对手球课程的参与了解,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手球节系列活动,每周开展一个系列活动:手球文化周、手球艺术周、手球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