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区分药物、药品、剂型、制剂的概念。⑴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根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⑵药物剂型:dosageform为了符合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等需要而制备的给药形式。⑶药物制剂:Pharmaceulticalpreparations剂型中的具体药品。2、药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⑴根本任务: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应用的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出平安、有效、稳定的制剂。⑵具体任务:1、制剂学根本理论;2、新剂型研究与开发;3、新技术;4、中药新剂型/生物制药剂型;5、设备研究与开发3、药剂学有哪些分支学科?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4、我国的第一部药典是什么时候出版发行?19535、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标准?,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标准?,goodlaboratorypractice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标准?,goodclinicalpracticeOTC: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thecounter6、处方:系医疗或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一种书面文件。.处方药:必须凭执业〔或助理〕医师的处方调配、购置,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thecounter第九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①特点:〔1〕药物以分子或微粒分散在介质中,吸收快药效快。〔2〕给药途径多,如口服、注射、黏膜、腔道。〔3〕易于分剂量。老少患者皆宜。〔4〕可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②缺乏:〔1〕携带不便,〔2〕有的稳定性差。③质量要求:⑴均匀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⑵非均匀相液体制剂的药物粒子应分散均匀;⑶口服的液体制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⑷外用的液体制剂应刺激性;⑸液体制剂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不应发生霉变;⑹包装容器适宜,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2、分散体系分类液体制剂分散粒子大小特征:液体类型低分子溶液剂微粒大小〔nm)<1特征与制备方法以分子或离子分散的澄清溶液,稳定;溶解法制备实用文档..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1001--100以分子或离子分散的澄清溶液,稳定;胶溶法制备以胶态分散形成的多相体系,热力学不稳定;分散法或凝聚法制备以液体微粒分散形成的多相体系,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分散法制备以固体微粒分散形成的多相体系,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分散法或凝聚法制备乳剂>100混悬剂>5003、液体制剂常用溶剂有哪些?1〕极性溶剂:水、甘油〔glycerin〕、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2〕半极性溶剂:乙醇〔alcohol〕、丙二醇〔propyleneglycol〕、聚乙二醇3〕非极性溶剂:脂肪油〔fttyoil〕、液体石蜡〔liquieparaffin〕、乙酸乙酯、豆蔻酸乙丙酯〔isopropylmyristate〕4、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种类和各类主要代表有哪些?1.溶解助剂:增溶剂---外表活性剂;助溶剂---碘+碘化钾;潜溶剂---复合溶剂最大值: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苯甲酸〔钠〕、山梨酸及盐、本扎溴按:〔1〕甜味剂〔sweetingagent〕:甜橘柑、阿斯帕坦〔aspartame〕、二肽类。(2)芳香剂〔spicesflavers〕:分人工合成和天然芳香剂,如:薄荷油等:天然色素---人工合成色素5、常用的防腐措施和防腐剂防腐措施:⑴、减少或防止环境污染;⑵严格控制辅料的质量;⑶添加防腐剂;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苯扎溴铵、醋酸氯已定6、高分子溶液的性质与制备方法.。⑴性质:荷电性、渗透性、粘度与分子量、凝聚现象、胶凝性⑵制备方法:一般为水溶性高分子,经过:有限溶胀---无限溶胀7、哪些药物适合制成混悬剂?⑴将难溶性药物制成液体制剂时;⑵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⑶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⑷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8、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主要内容:⑴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⑵微粒的荷电与水化;⑶絮凝与反絮凝;⑷结晶微粒的长大;⑸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实用文档..9、混悬剂的质量要求和质量评价的方法。质量评定的方法:①粒度测定:显微镜;库尔特记数仪。②沉降容积或高度比:F=V/V0=H/H0,F越大,混悬液越稳定。③重新分散实验;④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