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3年长宁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一.中国古代的劳动工具(共9分)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与使用了工具,劳动工具的变革成为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古代的劳动工具”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从教科书中找到以下材料:材料一:1.整理与归纳:(1)从材料来源看,材料______和材料B属于考古成果,说明了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与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1分,填写字母)(2)从功能种类看,材料______属于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东汉末年,反映了古代先民对劳动工具的改进与革新。(1分,填写字母)(3)从使用地域看,材料F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反映了。(1分)2.补充与判断:材料二: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齐民要术·序》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3分)(1)从时序定位看,材料C所示耧车可能出现在此书内容中。()(2)从史料价值看,此书是研究当时对外交往的重要文献史料。()(3)从作者意图看,序言揭示了生产工具与农业发展的密切关系,透露出作者服务国计民生的愿望。()3.质疑与反思:材料三:王朝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改变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三中所说的“根本变革”与材料一中的哪则材料有关?(1分,填写字母)(2)作者认为这是“决定而且永久地改变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2分)二.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共10分)就职演说是美国总统踏上政治舞台的开场白,是研究美国与世界历史的重要资料。某同学注意到教科书中有关美国历史的内容,均通过“人物扫描”栏目对相关总统做了细致介绍。他决定查阅书籍,围绕“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进行探究。4.以上可用于研究资本主义确立阶段的材料是,用于研究资本主义扩展阶段的材料是。(2分,填写序号)两段材料分别提及:“总统……的措施提请国会审议”“联邦的法律……在各州得到实施”,这实际上体现了的原则。(1分)两则演说选段均表达了相同的治国原则与理念:。(1分)5.同学注意到,材料三和材料四两则演说中出现了“恐惧”“渴望”“决心”等诸多表达主观判断与感情色彩的词语,请你据此推测演讲者的用意(1分),并任选其中一则材料结合史实,进行具体说明。(1分)6.材料五是一幅苏联的时事漫画,描绘了三个美国人正在把一枚炸弹“化妆”成为和平鸽的情景,漫画上的俄文意为:“哪怕他们伪装得非常狡猾,也掩盖不了卑鄙的本质!”据此,推测漫画作者对于当时美国政策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综合以上材料与所学,谈谈你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史料价值的认识。(3分)材料五苏联漫画《华盛顿的“和平鸽”》1953年三.改变中国的重大决策(共11分)国家决策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治理与发展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众多决策,影响并改变着中国。某班学生学习完中国近现代史后,决定以“改变中国的重大决策”为主题,策划校园展览。他们找到了以下材料:7.步骤一:制作材料介绍同学们首先从历史阶段、现实作用与历史影响等角度阐释所选材料“如何改变中国”。示例:材料B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巩固阶段。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年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人民政权,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材料_______(1分,填写字母)与材料B属于同一阶段,请根据示例为其制作介绍。(2分)8.步骤二:规划展览路线同学们根据历史阶段设计参观路线,针对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阶段,最终选定材料C作为此阶段的第一件展品,并为其标注“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起点”,请你谈谈如此布置的深刻用意。(2分)9.步骤三:撰写展览序言有人说: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实践。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以此作为展览的序言。(6分)1.(1)A(1分)(2)D(1分)(3)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与趋势。/南方经济的开发。(1分)2....